一
一个多星期的海南采风活动结束了,诗人作家们都陆续踏上了返回的旅程。而杨新雨先生却选择留了下来。电话里,杨先生说,还是在如意竹苑,他租了新的住所。他说,他正在搬家,正在拾掇网线。他说,非常遗憾,他电脑里的很多作品都找不见了,而且可能无法恢复了。
此次出行,我是太原散文分会的领队,能遇到杨新雨先生,感到非常荣幸。杨先生说,是光线诗社赵少琳社长邀请他一起参加此次采风活动的。杨先生是山西省原散文学会会长,只是我加入学会的时候,已经换届,故而没有多少向先生请教的机会。但杨先生之大名,作为混迹山西文学界多年的我而言,岂会不知?不过,那时,我是底层的写作者,和杨先生的距离相差较远,远到我几乎够不着他所在的那个时空。
杨先生曾经是冰心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散文《养母》于2005年6月入选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当时,我还在老家文水中学任教,作为文学的发烧友,知道我们山西作家的散文入选教材,自然会产生一种特别的情绪,仿佛自己也看到了光亮。我第一时间找来了这篇文字,一读之后,养母的形象便永远地停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后来,我调到太原工作,比较多的听到了杨先生的大名。但我依然没啥能向杨先生请教的机会。偶尔和朋友去南华门东四条作协院里办点事,也没奢望能够见到杨先生。
不过,也许我们见过面吧,我似乎有些模糊的旧影。是开会?是偶遇?我也不甚了然了。但先生的大体印象,我还是有一些的。先生温文尔雅,平易随和,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模样。
二
去年8月,太原三晋国际饭店三层,榆次作家段晶平女士作品《淘气儿子的成才路》新书出版研讨会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赵少琳老师等负责筹备,安排我来主持会议,整个过程非常流畅。犹记得当时一位作家发言后,我点评道,“说到父爱,不能不说朱自清的《背影》;同样,谈到母爱,不能不提杨新雨先生的《养母》……”
此次海南采风团出行之前,我在新建的“相聚海南”群里赫然见到了杨新雨先生的名字。斟酌再三,加了杨先生的微信。毕竟此次我是太原散文分会的领队,毕竟杨先生曾是省散文学会会长,毕竟杨先生是散文名家,毕竟我是30多年的中学语文老师,毕竟我曾在会议上解读过他的《养母》。对于能见到杨先生这件事,自然感到特别难得。更重要的是,我想利用此次机会,请杨先生为我们散文作者讲点什么,这么好的机会,我岂能白白浪费掉呢?
在等待杨先生通过加我为微信好友的时候,我一个人胡思乱想着。“嘀”的一声,手机响了,屏幕上显示:“我通过了你的朋友验证请求,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聊天了。”第一句话说什么好呢?我小心翼翼地选择着合适的词语和口吻。“杨先生好!我是太原散文分会的爱玲,您可能没听说过我,但我一直很仰慕您,此次一起去海南采风,我感到非常荣幸!”“啊,爱玲好,不敢当。”杨先生立即回复,没有多余的话。“此次活动我想邀请您给咱们太原散文分会的作者们讲讲散文创作方面的话题,您看可以吗?大伙儿很期待哦。(微笑表情包)”“不好。”杨先生的回复很快,很干脆,很直接。我的眼前立即出现了一个“倔老头”的形象——派头好大啊!我暗想。但我不甘心,继续打字:“怎么不好?您是散文名家,可以就您的《养母》一文展开,怎么讲都行,时间可长可短,您来把控。(拜托表情包)”“不要,外面走走,就想体味孤独。”我猛然想到了杨先生的《孤独仰望》,只是非常惭愧,自己竟没有读过。对于“孤独”,杨先生?我不敢乱想。“我理解您体味孤独的心情,但是……您再考虑考虑,我也不敢太勉强您啊!”其实,我如何去体会先生的孤独啊?
……一个多小时以后。“刚才有事走开了,到时候再说吧。”我窃喜。
——有门儿。
三
去年年底的一天上午,海南省定安县黄竹镇君如意康养基地的“山海餐厅”里,我见到了前来用餐的赵少琳社长和杨新雨先生。我主动走上前去,热情亮明身份,赵社长也帮我和杨先生互相介绍了彼此。杨先生依然是我印象中的样子,平易随和,温文尔雅。之后大家自主用餐,不在话下。根据昌陆集团齐总的安排,上午的主要活动是参观这个康养基地。
早饭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出发了。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高台上的瀑布,在阳光下闪动着耀目的光,瀑布的正前方是一潭碧绿的湖水,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水里的鱼儿摇头摆尾,自由游弋。齐总说,这湖叫作如意湖,是按照如意的样子设计建造的,寓意是来到这里康养和度假的人们吉祥如意。诗人作家们纷纷举起手机,从高处一飞而下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湖水,岸边高大的椰子树,粉如美人颜的三角梅,还有人们愉悦的表情,都记录在了每个人的手机里,更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爱玲,这里不错,我给你拍张照吧。”杨先生在不远处喊我。“好的杨老师。”我站在一片红黄相间的阔叶灌木前,一阵风吹过,我简单整理一下衣领和头发,杨先生啪啪按下手机。我谢过杨先生,也为先生选了几个角度拍了几张,照片里,杨先生依然温文尔雅、平易随和。
“爱玲,你上次在微信上和我说,你读过我的那篇《养母》?”“是的杨老师,是很早以前了。不过,在今年八月份举办的段晶平作品出版研讨会上,我也谈到了您的这篇文章,您写得太感人了!”“你是怎么理解这篇文章的?我很想听你说说啊!”杨先生一脸的谦和,看不出一点“倔老头”的样子。“哦,那这样您看好吗?咱们明天上午正好安排有一场散文研讨会,原计划研讨刘志成的散文《怀念红狐》,我们临时做一个调整,换成您的《养母》,我也想听听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这篇文章,为什么会如此感人至深。”
四
次日上午9时。君如意康养基地昌兴楼二楼会议室里,阳光温和。诗人作家们都陆续到齐。大家都想听听来自散文名家的声音。会议由我来主持。齐总提前已经打印了好几份《养母》原文放到我桌上。没有拿到原文的,杨先生转发了刊登在公众号上的原文。应大家的邀请,也为了让大家在解读文本之前对《养母》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我首先为大家朗诵了原文。长达3000多字的文章,我读了有10多分钟。不过,大家都认真地听着,不时发出几声感叹。
接下来,我邀请杨先生为大家介绍他创作该文的动因和缘由。说到动情处,年届古稀的杨先生神情便凝重起来。是啊!作为养子的身世,杨先生只略略介绍,但那藏在冰山下不为我们所知晓的特殊经历,我们如何体会?那个年代,那种物资极度匮乏下普通百姓的生存状况,我们如何感受?作为一个母亲,既小气又自私,杨先生又为何要为她立传?随着杨先生一字一句的娓娓诉说,随着王国伟和赵少琳很有见地的解读,随着大家伙儿一步步深入的探究,一个丰盈而真实可敬的养母形象已透过纸背,跃然纸上了。杨先生最后用“纯粹”二字概括了“养母”的一生,这是一个养子给予养母的最高荣誉!
最后,我从三个维度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艺术手法方面的解析。简言之,首先,起承转合的结构法,即一起,二承,四转,一合,在这样的层层推进中,养母的形象不断丰盈,作者对养母的感情也从开始的“抑”,悄悄转化为结尾的“扬”,读者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到了作品当中。其次,结尾人称转换的妙处。作者开头使用第三人称“她”,一直到结尾,突然转为第二人称“您”,真是自出机杼,别出心裁,非常完美地实现了作者对养母深恩的感情抒发。再次,对比手法的使用。全文三处大的对比,一是抑与扬的对比,二是结尾部分我的“养母”“与许多文艺作品中那些胸怀宽广的深明大义的乃至大义灭亲的母亲形象”的对比,三是“养母的没文化”与“我如今身处的都市的文化圈”的对比。在层层对比中,把“养母”的形象推向了高潮。
会议结束后,杨新雨先生特意叮嘱我,一定要把我会上的发言整理出来发给他。他说,“爱玲,你今天的解读角度与众不同。其实,这篇散文选入教材这么多年来,也有很多人做过解读,包括许多名家,但我还没有听到过像你今天这样的分析,非常好!非常好!”
刚刚,我已经把我发言的全部内容共计3400余字整理了出来,并发给了杨先生。先生阅览后,当下吩咐我发给省散文学会毛永林秘书长,嘱其先在学会公众号上推出。刚刚,我读了毛秘书长发给我的杨先生的散文——《人间至文,必是血泪所写》。联系《养母》,我忽然,似乎有了一些比较清晰,又好像模糊的感悟。刚刚,我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下单了全网唯一的一本二手书,《孤独仰望》。可是,先生为何会“孤独仰望”呢?
做完这一切后,夜已经很深了。但我觉得有必要把在海南见到杨新雨先生这件事记录下来。
一则,为了杨先生感人肺腑的文字;二则,为了杨先生朴素谦逊的为人。
为了纪念此次有意义的遇见。为了再次向杨先生致敬。
任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