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董岩的《孤帆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为历经8年细细打磨的一部传记,一问世,即入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8家出版机构联合发布的秋季开学书单,受到众多读者喜爱。
董岩的《孤帆觅渡》以真切细腻的笔触,生动记录了《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梁衡,如何从最基层的记者,一步步奋斗,用20年的时间,完成由记者而作家,到官员学者的多极跨越。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发现和选择具有书写价值的传主,是传记写作成功的重要前提。如何充分占有材料,展现传主所处的时代或历史场景,进而组织架构,真实呈现其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这是传记的主体工程,考验着作家功力。
梁先生跟很多专职博导不一样,他是新闻工作者,是当代散文大家,学者、科普作家等。他成名很早,光环绕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面对这样一个角色多元、跨界领域广、成果丰硕的传主,写传容易陷入泛泛而平庸的窠臼。董岩从梁先生奋斗不息的人生中,高度提炼出他的形象标签——“孤独敏感的思考者,更是一个坚定满怀好奇心的远行者,一个勇敢的探索者”。
首先,抓住了传主的特点,“画像”才最神似,才符合中国传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书写态度。《孤帆觅渡》人物丰满,现场感、代入感强,读来引人入胜,字里行间充满了感人的情境,让读者去发现一个善思考、能撰文、重实践、创理论、肯追求、不停歇,“不装,不酸,不弯腰”的梁衡,为青年人,特别是青年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见、可触、可学的榜样。
其次,创新文体,呈现梁先生丰富的人生纹理和精神追求。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和创新,是梁先生的一大特点。正如序言中所说“他将方法论和实践紧紧地拧为一体,更是中国知识分子少有的。”如其开创的政治人物散文、人文森林散文、新闻写作秘诀,包括常州因之书写瞿秋白的“觅渡”而唤起了一个城市的红色记忆等等,梁先生身体力行的大胆创新,对于学生的启发与影响不言而喻。
董岩在《孤帆觅渡》创作中,传承了梁师标新立异的传统,不拘一格,打破传统传记刻板陈旧的写作范式,代之以活泼的结构,灵动有机的串联:在叙述中,巧妙穿插传主的日记、诗词、散文、随笔、老友回忆、记者访谈等材料,建构了多维视角,丰富着文本内容。排版时采用宋体、仿宋不同的字体加以区别,读起来跌宕起伏,思绪飞扬,洋溢着乐感和美感。
如果说,传主的选择决定了传记成功的一半,那么,叙述方式的选择则是另一半。董岩在访谈中提及:“传记是文学和历史的结合,本质是历史,文学是表现形式。它不是虚构的,是来源于现实世界的真实的人。”史,当然要依靠史料的巧妙运用,文学,就必须注意传主形象的塑造。“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况且,传记不是静止的没有关联的历史记录的堆砌,而是传记作家按照她个人理解而表述的文学形象。
作者对此有清晰的认知。她说,“素材的占有只是基础,思想的延伸才是最重要的”。在《孤帆觅渡》中,除了以时间、事业线为序铺展横向叙述的同时,紧紧抓住梁衡读书、思考、撰文和理论创新等,纵向深挖传主丰盛、深邃的精神世界,从而呈现一个立体多面、与众不同的梁衡。
即使有关梁先生且研且习的理论探索,也力避生硬艰涩的陈述,以大美散文那种充满活力的文字,呈现传主的精神气质——在人生低谷面对挫折时“丈夫立世,独对八荒”,不屈不就;功成名就后仍孜孜不倦、推陈出新;退休后心怀山川大地,匠心独运,佳作频出。传主的精神追寻,生命真谛的追索,在字里行间,得以传递给读者。
作者是山东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其扎实的文史哲基础,科学的唯物史观,以及记者的职业敏感,为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加上她“十年磨一剑”的超长耐力,花6年时间,工作之余去采访写作,写了20多本采访笔记,后又经过两年审改,终于把这部30余万字的传记奉献给读者。
作者作为晚辈写老师,自有其先天优势和便利条件。她师从梁先生,多年来一直跟踪研究梁先生其文其学其人,积累了大量的独家素材,此前已有《倾听梁衡》《印象与真相》《跟梁衡学新闻》等专著,对《孤帆觅渡》的高质量完成,有很大帮助。同时,梁先生一向主张独立思考,董岩的历史、新闻学的专业素养,使《孤帆觅渡》在多维视域的建构下,真实、客观、生动地呈现传主平凡又非凡的“觅渡”人生,揭示其独特的时代价值、历史价值。
正如作者所言:本书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生平做琐屑的考述,而是在大时代背景的铺陈下,从一个人身上抽出一部历史,以“客观叙述+访谈+日记独白”的独特体例,用生动简省的笔墨,将庞杂翔实的第一手素材,予以抽丝剥茧的提炼和多维呈现,为读者带来细腻丰富的阅读体验与深刻透辟的人生思考。
周纪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