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思

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常媛媛 李艳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就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就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形成于历史,存活于当代,延续于未来,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重要资源。具有活态传承价值的体育非遗更能展示各民族文化的特色和精髓,同时也是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源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体育思想的冲击,传承与保护体育非遗显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要让这些文化遗产活起来,就要积极推进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挖掘其多重价值,展示其精神标识,这为我国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指明了方向。多年来,我国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取得明显成效。在非遗名录中,载有大批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与促进群众体育活动息息相关。体育非遗的价值非常丰富,除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思想价值等基础价值外,还具有独特的健身价值和教育价值。对体育非遗进行有效的传承与保护,可以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同时对推动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互鉴,助力健康中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视体育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后备人才的培养。体育非遗是一种以运动项目为载体的活态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遗产,其核心是文化的传承者。传承人数量不足以及老龄化问题,凸显了体育非遗的脆弱性。传承人的消亡,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消失,而是代表一种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的消失,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估计的。体育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一要加强对体育非遗现有传承人的保护力度。针对主管部门认定的各级各类传承人,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或补贴。比如,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对传承人的技能和技艺进行保护性复制,方便后人学习与查阅;为传承人提供一定的活动场地和活动经费,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传承项目。二要培养体育非遗后备人才。青少年群体是体育非遗发展的基础力量,各地应以非遗研究所和培训基地为载体,面向青少年体育非遗爱好者,举办多种形式的体育非遗培训班,让体育非遗爱好者逐渐成为行家里手,为体育非遗的传承保护注入新鲜血液。三要加强体育非遗传承人的理论培训。各地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对相关非遗类型的传承人进行培训,更新其价值理念和传承思路,增强他们对自己所掌握技艺的认识和理论升华,强化其职业的认同感和传承的使命感。
  拓宽体育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渠道。体育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不仅要依靠政府与体育非遗传承人的力量,更要借助学校、社区以及其他社会力量来促进体育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一方面,让体育非遗走进校园。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非遗元素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体育非遗进校园活动;定期邀请体育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现场展示体育非遗技艺,将原本小众化的“个人记忆”转变为大众化的“集体记忆”;加强学生与传承人之间的交流探讨,提高学生对体育非遗的认知和学习。另一方面,让体育非遗走进社区。定期在城乡社区开展群众性体育非遗传承活动,通过选择简单易学且容易操作的体育非遗项目打开局面。例如,形意拳、太极拳等项目既具有良好的强身健体功效,又能有效融入普通群众的生活,让群众了解体育非遗并逐步成为体育非遗的保护者和传承者。
  加强体育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宣传力度。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群众了解保护体育非遗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能够自觉地为保护体育非遗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方面,政府要牵头加强体育非遗的相关报道。通过各类会议、学术论坛以及与各省市电视台之间的合作,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对体育非遗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自媒体促进体育非遗的普及。对具有健身功能的体育非遗项目进行短视频拍摄,通过快手、抖音等App平台进行群体性传播。最后,加强体育非遗数字网络平台建设。挖掘不同地区的体育非遗文化、地方民俗风情,通过数字技术对体育非遗进行虚拟设计,将体育非遗进行转码,变为易于保存和传播的信息资源,实现快捷高效传播,从而促进民众对体育活动的参与、交流和分享,为各地民间体育非遗高手提供展示平台,推动体育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体育非遗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精神追求,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时代新征程,对体育非遗进行传承与保护,有助于坚定体育文化自信、延续历史文脉,促进我国体育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建设体育强国。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本文系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黄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叙事与教育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3YJ026)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4-29期

  • 第2024-04-28期

  • 第2024-04-27期

  • 第2024-04-26期

  • 第2024-04-25期

  • 第2024-04-24期

  • 第2024-04-23期

  • 第2024-04-22期

  • 第2024-04-21期

  • 第2024-04-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