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副刊

穿城而过的姚暹渠

  姚暹渠是穿越运城市区中心的一条古老而著名的运河,姚暹渠与运城及盐池历史渊源久远,是我国古代水生态环境治理的光辉典范。
  历史上运城因“盐运之城”而得名,盐,是这座城市的基因和根。没有盐池,也不会有工程浩大的姚暹渠,姚暹渠的开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保护盐池不受客水侵扰。盐池是个古老又特殊的内陆咸水湖,因为湖水主要以地下水为主,含有高浓度的取之不尽的食用盐,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夏、商、周在河东、河洛、关中地区的发展、繁荣,都集中在盐池周边数百里的范围内,充分体现了盐池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功不可没。
  远在尧舜时代盐池就是我国主要产盐基地,舜帝曾在盐池岸边拨动五弦琴,弹唱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据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猗顿为首的盐商鼻祖,诚信务实,埋头苦干,创造了一代辉煌,成为巨富,他为了保护盐池和行船运盐,曾出资开凿从盐池到伍姓湖渠道。
  我们现在看到的姚暹渠为涑水河最大的支流,其实远古时期他们之间是独立的两个水系,鸣条岗以南,中条山以北,也就是现在的姚暹渠流域是一个内流河区域,这一流域的所有河水最终都汇入盐池,河水大量进入盐池,对盐的生产造成很大不便。猗顿首次提出开凿新河道,引盐池周边内流河之水入黄河的设想,对盐池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北魏时期对食盐免税或低税,当时的盐场是由鲜卑贵族控制,为了防止客水侵入盐池,解决运盐车辆长途跋涉的艰难,便于沿渠民众溉田,北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皇族元清主管河东盐池,他奉宣武帝之命,开凿了从夏县到伍姓湖的永丰渠,盐商利用该渠,把池盐由船舶外运各地,促进了北魏河东池盐生产的发展。永丰渠从东北流向西南,大致与盐池北岸平行,这样,不但可以用船把池盐运到陕西、河南,转销全国各地,而且还能用渠水浇灌田地。
  百年后的隋朝,为了获取盐利,充实国库税务,都水监姚暹又大规模地整修疏浚永丰渠,渠首从中条山横岭北流经朱吕桥,与白沙河相望,出夏县境向南,过安邑穿运城、解州,入永济伍姓湖,连接滚滚东流的黄河,全长70.6公里。他引来水源,加宽渠道,修建桥梁,将中条山以北主要河流之水引入永丰渠,既消除了洪水对盐池的破坏,又提升了池盐的水运能力,使池盐源源不断地运往河南、陕西及各地,渠道两岸的田地也得到灌溉,人民感戴姚暹之功,把永丰渠改名为姚暹渠,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上的姚暹渠与其他河流一样一直是全线贯通的,没有任何调节功能,大洪水来临之时,河水暴涨,洪水泛滥,冲毁盐池,也淹没城镇、农田。为了护盐、运盐,历代官府都不断修浚着姚暹渠,而姚暹渠也没有辜负一代代人的维护,经过1500多年的风雨和战火洗礼,依然难能可贵地存在着,见证历史沧桑,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1958年7月份,涑水河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涑水河和姚暹渠河堤多处决口,冯村、北相等一带水深近2米,此次洪水进入盐池2300多万立方米,损失惨重。为此,省政府组织了数万名工人,开始了著名的涑水河流域治水序幕,前后修建了吕庄、上马、苦池、中留等水库,苦池、中留水库位于姚暹渠之上,对大洪水有很强的调蓄作用。当大洪水来临之时,先将洪水蓄水入库,然后再按姚暹渠的过水能力,往渠里放水,确保运城和盐池不受洪水侵袭。此时的姚暹渠生态环境达到了最佳状态,清澈见底的水中有鱼有虾,两岸绿草如茵,蝶飞蜂舞……
  改革开放初期,姚暹渠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成了排污渠,严重影响沿岸的生态环境。河流以何种姿态穿城而过,影响着这座城市的风貌与气质。2004年运城市政府开始大规模修复治理姚暹渠,姚暹渠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如今的姚暹渠已经成为市区规模最大的水生态景观带,水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城市绿化、人文景观、历史底蕴进行有机结合,两旁由洁白的汉白玉栏杆围成,上面刻着河东历史名人,两岸渠堤下各修建一条暗涵,北涵排污,南涵回水,洪水入明渠,成为地上河流,没有洪水时放入清水,形成景观河,既能排污水,又能防洪水,增加了市区水域面积,发挥了水生态效益,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多功能城市景观水系。
  姚暹渠在市区段有近20公里,“一泓清水穿城过”生态廊道的形成,为改善市区人居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李养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07期

  • 第2024-05-06期

  • 第2024-05-05期

  • 第2024-05-04期

  • 第2024-05-03期

  • 第2024-05-02期

  • 第2024-05-01期

  • 第2024-04-30期

  • 第2024-04-29期

  • 第2024-04-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