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

坚持内容为王的经典传播

——读《这就是忻州》

  一本书里可以有什么?人文史诗、万里山河、极致风光、时代风云……
  近日,由忻州日报社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这就是忻州》正式出版发行。在这本设计独特、装帧精美的书中,用近390张图片和6万余字的凝练表达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历史厚重、文化瑰丽、风光独特、潜力无限的忻州。该书是一本认识忻州、了解忻州的“百科式”读本,是一本走进忻州、欣赏忻州的人文图鉴,也是传播忻州、宣传忻州的重要载体,对坚定文化自信,讲好忻州故事,促进忻州文旅事业发展有积极意义。
  这本书,源于忻州日报全媒体传播的一次成功策划。

内容引领:一次顺应形势的实践

  互联网浪潮的兴起加速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在新媒体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地市级党媒微信公众号想要崭露头角,就必须策划打造一批有影响、有新意、有质量的报道。2022年9月,忻州日报社准确把握媒体发展新趋势,主动应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将“忻州”这一“母题”作为突破口,尝试以全新的表达方式和传播路径讲好忻州故事。
  守正创新,策划先行。为成功打造“这就是忻州”系列报道,忻州日报统筹谋划、精心设计,确定了移动优先传播、纸媒持续输出、成书出版发行的立体式传播方案。在内容打造上,则确立了文章撰写、图片收集、视频拍摄、整体包装的创作思路。
  在“这就是忻州”系列报道创作过程中,为让作品既沾有“泥土气”,又带有时代朝气,创作团队根据忻州各地的地域特色,进行整体架构和语言风格的创新表达。例如,在“这就是代县”中关于人物性格,就以“想象一下,城头几多变幻大王旗,但城中百姓始终云淡风轻。一日三餐,起居行止,坦荡精致。”来表现。“这就是岢岚”中反映奋斗性格的表述则是“岢岚天赋不是最好的,但是最努力的那一个,一点一滴,一朝一夕,在岁月最深处独自打磨、雕琢。”“这就是神池”一文则抓住神池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民俗习惯,以“风生、水起、月满、人间”4个结构展开创作。
  在排版设计上,为适应新媒体平台特别是微信公众号传播方式,“这就是忻州”系列报道全面优化排版方式,提升对视频、图片、文字的综合处理能力,不仅在文字上大胆采取长短错落的排版模式,而且精心制作更适宜于手机端传播的大图(包括竖图和横幅大图),使作品更具代入感和视觉冲击力。
  最终,“这就是忻州”系列报道在微信公众平台成功“出圈”,有效普及忻州地方文化的同时,也体现了忻州日报在打造新媒体产品方面的深厚功力与创新能力。

传播为要:一次矩阵宣传的裂变

  高质量的有效传播,是忻州日报的重要追求。
  “这就是忻州”系列报道作为忻州日报进军新媒体的“试水之作”,在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的同时如何获得阅读的“大流量”,忻州日报突破传统传播方式,构建起一体制作、移动优先、多元发布的传播结构。由微信公众号首发,官方网站、抖音平台等进行分发,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跟进刊发的多种发布方式扩大了作品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在本地媒体刊发的浏览量均超过20万以上,矩阵宣传效应明显。
  同时,“这就是忻州”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以系列方式“组团”发布,每次更新都会在最新页面体现往期内容,促使其“二次曝光”和“多次曝光”,进一步增加推广力度,甚至在读者间引发了“催更”效应。“什么时候出我大原平”“我五台是没有可发的吗”“我忻府区不配吗”……读者朴实而诙谐的留言,反映的正是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上下联动也为该产品构建了全面的传播空间。“这就是忻州”系列报道推出以来,忻州日报社加大与央媒、县级融媒体的合作,构建起了从上到下共读一篇文章的宣传格局。每发布一期,都得到新华网的转发,持续放大了作品在全国的影响力。目前“这就是河曲”在新华网阅读量突破100万,“这就是忻府”突破150万。2023年,“这就是忻州”还以专题方式上线“学习强国”,在旅游频道得到推送。
  “图文并茂,统筹设计一流”“忻州日报这个系列办得好”“故土情怀,家乡名片。”……“这就是忻州”系列作品自诞生以来,评论区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赞誉,少则90余条,多则近200条。许多在北京、上海、广州、云南以及国外工作的忻州人也纷纷留言,感慨家乡的巨大发展变化。为了增强用户的黏性,进一步释放宣传效应,忻州日报实时关注受众留言内容和评论方向,及时回复、快速整理,不仅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且具有人文关怀的网络社区环境,而且为系列文章的更新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2023年,“这就是忻州”系列报道先后在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举办的年度城市党报媒体融合奖评选活动和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举办的年度中国地市报融合报道评选中获奖。

转化落地:一次守正创新的探索

  新闻宣传,不限于报纸,不止于网络。
  “这就是忻州”系列报道在互联网传播平台的成功证明了忻州日报社在适应媒体发展要求,打造新媒体产品的能力,也反向推动忻州日报社顺应媒体发展趋势,盘活优质产品的创造力。
  如何让有意思的作品更有价值,让有流量的作品更有读者,忻州日报多方调研,统筹策划,推动这个系列报道由线上转为线下,由作品转为产品,《这就是忻州》得以出版。
  在书籍版式设计上,从文字编排到色彩应用都做了大量创新。文字使用黑体顶格排版,正文文字色彩更是大胆突破单色,选择了与图片色彩对应。封面设计也更为大胆,采用了忻州的地形图为主视觉,来直观、醒目展示忻州。
  在视觉呈现上,为了追求最佳的阅读体验,本书每一篇文章都精雕细琢,每一张摄影作品选用也极其严苛。要求文字内容与图片内容都要一一对应,可以说每一个对开页面,都是一次全新的设计。就这样,一幅幅吸引眼球的照片和妙趣横生的语言,把忻州的美好风光同当地的人文历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和丰富知识的熏陶,让人既觉得身临其境,又心驰神往。
  最是书香能致远!《这就是忻州》出版以来,已得到业界人士和文化学者的广泛认可和赞誉。正如一位读者所言,《这就是忻州》平衡了文学性、史实性、趣味性的关系,是一本纵观忻州古今的“大书”,也是一本简明易读的“小书”。一位资深媒体工作者点赞,这是一次主流媒体守正创新,主动打破圈层,实现作品变产品的经典案例。
  报纸有版、网络有“链”、落地有书。从创意策划到内容打造再到包装出版,忻州日报社用《这就是忻州》证明融媒体时代,以内容为王的爆款新闻作品有着更多创作的可能。

郝永峰 王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20期

  • 第2024-06-19期

  • 第2024-06-18期

  • 第2024-06-17期

  • 第2024-06-16期

  • 第2024-06-15期

  • 第2024-06-14期

  • 第2024-06-13期

  • 第2024-06-12期

  • 第2024-06-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