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时,我从房间里走出来,来到“枣园”里这一排房屋对面的小花园里溜达。
新疆和内地不同,时差有两个小时。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乡阿日希村的此时此刻,还是阳光灿烂,四野明媚。
我抬起头,朝北面“枣园”的培训教室兼展览室望去,门上面是用汉、维两种文字写的两行红字:“各民族大团结万岁”。前面的两棵石榴树长得正旺,它们的正面是一个数十平方米的小广场。正前方小小的方形石台上,高高的不锈钢做的升旗杆上方,鲜红的国旗正在蓝色的天空中飘扬着。每周的星期一,这里都要举行“枣园”全体员工参加的升国旗仪式。
我从小花园里出来,顺着这一排房屋走出去,向西拐弯,出了院门。院门的左侧,有一棵长势旺盛的胡杨树,它长得很高,有3米多高。这棵已经长了15年的胡杨树,见证了这个沙漠上的“枣园”艰苦而不屈的发展历程。在胡杨树的前面立着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两个红色的大字:“胡杨。”巨石枣红色的方形底座上,镌刻着竖行书写的白字:“扎根荒漠,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守望沙海,不求索取,默默奉献。二00九年春。”
出院门,向北可以通往2700多亩的“枣园”的沙土枣地。向南是一条宽阔的大道。大道的左面是一排长长的木头房子,里面是“枣园”里养殖的骆驼、牛、驴、羊、鸡;大道的右面是一排排白色的简易石头房子,里面放着排列整齐的农业机械、种子和农药。大道直直地通向大门,通向南面的村中公路。我远远地看见大门的对面,一片茂密的树中间,立着一块白色的巨石,上面镌刻着两个红色的大字:“治沙”。其右面镌刻着两行红色的隶书小字:“治沙种树,造福子孙”。
我已经是第二次来这个广阔的沙漠“枣园”了。我是从一个叫“天下孝义人”的微信公众号上,发现这个沙漠“枣园”和其主人公的。主人公是我的老乡,山西吕梁孝义人。他几乎与共和国同龄,1970年12月参军到新疆当兵,1976年4月退伍至新疆阿克苏地区,从秘书科科长到温宿县委书记,最后到乌鲁木齐成为一个厅级领导。谁也没有想到,他在2009年退休之后,会遵守自己“一去两不去”的原则,即“一去”就是去新疆最艰苦、最需要改变面貌的地方,“两不去”就是凡是他任过职的地方不去,凡是他的同事和部下任主要领导的地方不去,所以就来到了距离乌鲁木齐1415公里的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乡阿日希村。这里是新疆的最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干旱缺水风沙大,过去“沙进人退,风进城退”,历史上策勒县城因风沙侵袭3次被迫搬迁。至今,这里的人们还常说两句顺口溜:“和田人民苦,一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要补。”阿日希村位于大沙漠的南缘,是拒沙南扩的重要屏障。村里有600多户人家,2000多人口,都是维吾尔族人。“枣园”主人在这里一干就是15年,15年没有回乌鲁木齐和家人过过一次春节。去年9月份,我来到新疆沿着他当兵、工作和现在治沙种枣的地方,跑了一大圈,采访了上百个人,我要为他写一部纪实文学:《沙漠种枣人》。这个人就是沙漠“枣园”的主人——李鹏先生。
高大结实的铁架大门顶上,写着几个红色的大字,“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我知道,这个“有限公司”,其实就是一个“农民合作社”;公司里的职工,就是阿日希村不能到外面打工的中老年人和妇女。他们和李鹏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中华民族古老的集体劳动生活。
阿日希村的村民们都叫李鹏为“董事长”。53岁的努尔妮萨罕·艾克热木告诉我说:“董事长刚来的时候,就住在她家的厦房里。那时候,这里都是沙包沙丘,我们出了院门就是沙包沙丘,上房顶都不用爬梯子,踩着沙丘就上去了。现在,沙包沙丘已经远远地离开了我们。”邻居阿卜力克木·斯提吉也说:“董事长可是我们村的大恩人啊!有了他和他的‘枣园’,一是阿日希村西边的沙漠撤到5公里以外了;二是村里的人们向他学习,也开始防风治沙,开垦荒漠沙地,有的有上百亩、几十亩地,最少的也有三四亩地;三是大伙都跟着他学种枣技术,家家都种开红枣了;四是从此村里的村民们都可以就业挣钱了,不愿外出打工的村民,做完自己地里的活儿后,可以到‘枣园’劳动,增加收入,就是孩子们上了初中、高中,周末休息两天,也可以到‘枣园’里打零工,挣点零花钱;五是村里有人有大小困难的事,或大人病了,或孩子上不起学,他知道后,都会上门帮助,他已经成了村里谁家都离不开的自家人,真的是‘民族团结一家亲’啊!”
可我知道,这15年来,李鹏是多么地不容易!他带领阿日希村的村民们,从南到北,从沙漠中通路,1.5公里长,6米宽;开渠,也是1.5公里长,4米宽;种树,造防风林,也是1.5公里,最宽处60多米,最窄处也在30多米,随地形走,必须取直,三道防风沙屏障,第一道,直对风口,先植红柳,必须达到4米宽;第二道是沙枣树,必须达到6米宽;第三道是新疆杨,必须达到20米宽,有的地方,甚至更宽。就这样,才挡住了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随大风吹过来的沙漠。接着修水渠、开机耕道、做基建,种枣基础工程量之大,远远超出了李鹏的想象。很快,李鹏和老伴一辈子辛苦攒下的积蓄都用完了。再把他和老伴的退休工资都贴上,也还是远远不够。他把乌鲁木齐的房子卖了,又向银行贷款,又向过去的同事、战友、朋友借钱。他办公室兼宿舍的办公桌抽屉里有一本笔记本,上面记着170多笔向别人借钱的记录。每还完一笔,他就用红笔勾掉一笔。
在职工餐厅和他的办公室的墙壁上,贴满了A4纸打印的一张又一张他自己写的格言警句和打油诗。其中一张上写着一首诗,《乐》:“父儿斗天地,汗水湿黄沙。十年艰辛苦,笑看树成林。”这是他对自己父亲久久的思念,成为了老父亲对他的永远激励。90多岁的父亲长时间见不到儿子,十分想念他,就要跟他到阿日希村。他只好把94岁的父亲接到这里,白天劳动,晚上陪着,给父亲洗衣服,洗澡,做父亲喜欢吃的老家饭,直到97岁时老人去世。去世前,父亲多次给他讲,我走后就把我埋在沙漠里,让我看着你,陪着你治沙种枣。
就这样,李鹏和他的新疆沙漠枣业公司,15年治沙3000余亩,累计种树80余万棵,做产业,带动就业,使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累计用工近30万人次,劳务费达2600多万元,阿日希村的人均收入由2009年的2173元增加到2021年的13576元,超出全县人均水平的1614元,是2000年的12倍,让过去最贫困的村成为2019年就脱贫致富的村。2019年,李鹏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22时,天渐渐黑下来。这时,“枣园”的钟声响了。劳动收工,点名下工,该吃晚饭了。我从院门外进来,看见李鹏和几个小队队长开完碰头会后,走进偌大的工具房,开始整理工具。15年过去了,他依然像士兵爱惜枪一样,爱惜着他的劳动工具。他在每天收工之后,都要把所有的劳动工具摆放整齐、规范,井然有序。若看见有些工具磨损坏了,或者不能用了,李鹏就会拿出木锯、斧头和钉子,一一把它们修复,然后再放回工具架上。
我知道,李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吃完晚饭后,他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和他一起修订、核实我写的这部书稿。老人虽然75岁了,但做事十分认真。他对我说:“不能为了出书而出书,写一本书不容易,出一本书更不容易,所以,不仅要对得起写书的你,对得起你书中写的主人公,更要对得起那些读这部书的人们,书一定要真实、真诚、实在,对读者有价值和意义。”我又一次为这位沙漠“枣园”的主人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马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