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7度,被誉为“神奇的纬度”,在这条黄金纬度所穿行的地域,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光照充足是其独有的身份标识,尤其是极具先天优势的生态农业栽植,成为了乡村振兴和小康富民的理想沃土。素有“晋冀锁钥”之称的古州平定正处这条纬度线上。
鹅黄绽春情 妙药今更芳
延展着太行美景的一号旅游公路,蜿蜒于奇崛的群峰之间,几个不为人知的小山村,犹如珍珠般散落在艾山山脉的沟沟岭岭之中。
绕过弯弯曲曲的村道,眼前豁然开朗起来。与友人跨过古桥,走进一座没有院墙的人家。敞亮的院子坐北朝南,一览无余的院中种植着几畦不知名的草本植物。这时,一位较为粗壮的北方汉子迎了出来。“这是什么药的味道?”“老翘。”当推开屋门的瞬间,只见炕上、地上,堆放着十几袋盛满长卵形且布满斑点的连翘,药味更加浓烈起来。“这是准备拉走的,前几天刚刚拉走几十袋。”这位黝黑脸膛的汉子放下了之前的羞涩,向我们娓娓道来……
他叫郭有科,已经连续种植了8年的连翘,也是村里率先“吃螃蟹的人”之一。从原先的怀疑到尝到甜头后的肯定,郭有科一路走来,可谓是道路越走越宽广。他现在有10亩地,其中6亩多都种上了连翘,并且已然进入盛果期,按照近些年连翘的市场行情,每斤10元左右,一亩地就能收入五六千元。他还在自家院门口试种了药材苍术,“真没想到,只有4分多地,仅苍术苗就卖了将近1万元。”
这是地处在北纬37度线上的村庄——洪水村双千亩连翘种植基地的山乡蝶变胜景。春天,漫山盛开的连翘花引来了观光人的脚步,山村人声鼎沸,密密匝匝的灿灿黄花,像风铃似的,吹开了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
清香缕缕 脆甜悠悠
前些年,听闻在县里西峪掌村试种了玉露香梨,只是不知道后来如何,当时想的是,在常年缺水的那些村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春天的一个清早,当我们一头扎进那梨花深处时,只见一棵棵梨树,在溪谷的沃土间,站立成了醉人的风景。在春天草木蔓发的季节,久违的欢情在梨树的周身荡漾开来。在沟壑间,在平陇上,在龙脊梯田中,那袅娜的梨枝上,开满了如雪般的花朵。一朵朵,一片片,千树万树,漫山遍野,宛若银波琼浪,好似雪涌平川。蜂儿,蝶儿,忙碌着,扇动着双翅,打量着花儿的芳姿,将馥郁的馨香传递。
站在树边的村民王文平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望着盛开的树树梨花,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嘟囔着:“看来,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呀!”随行的村干部接过话茬:“确实不容易,从2021年初果期的6万多公斤到2022年产量超过20万公斤,再到去年的30多万公斤,提高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们收入,大家干劲更足了。事实证明,乡村振兴必须先整对思路,路对了,才好走。”
这是从初体验到铺展开来的生态转型继而跃升的新路,两个500立方米的蓄水池、11个40立方米的集雨池,在滴灌与水肥相互交融中,为方圆几十里纵横山路间的500多亩玉露香梨提供着充足的养分。秸秆,这个寻常的农作物废弃部分,经过时间与温度的沉淀,变成了极具绿色的天然农家肥。防雹与防鸟网的架设,为梨果的自然成熟,穿上了科技的“铠甲”。各式视频和监测设备,将这个北纬37度线上的每一个精彩时刻都精准地记录,精确地辨析。光照度、温度、湿度、土壤物质、动物造访的频率与种类、植物间相互交流的“秘语”等,都逐次分解,逐一剖判,真正做到了既科学又高效的完美相伴与护佑。
枝举云山绿浩荡 玉食金果映韶光
这是地处两县交界的一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张庄镇下马郡头村。远远望去,三山拱卫着村落,二川汇流之侧,树木茂盛,植被丰沛,是一处可养生、可登临、可寄傲、可兴观、可散怀、可归隐的天然宝地。
据现存的碑刻记载,大唐天宝年间这里即有先民在此休养生息,与自然的山、水、林、田、果同生共润。
传统与传承,在这个北纬37度线的一隅之地,继续着精彩的岁月故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勤劳淳朴的下马郡头人以“北会变成米粮川,南山变为花果山”的自生动力下,展开了一场场生态富民的跋涉之路,探索之路,追寻之路。
自上世纪80年代,村里果园专业队的诞生,拉开了向绿色要经济的强劲序曲。350多亩的果园,从业40余人的队伍,年产值20余万的效益,红富士、新红星、矮化红玉的香甜脆美,提振着下马郡头村绿色富民的坚定信心。“那时候,真是干劲十足呀,村里组织队员学习,实地教授剪枝、施肥等技能,市场销售也红红火火,还建起了储存苹果的果库,村里的收入也增加了,村民们都在夸赞村里的思路对,眼界宽。”一位刘姓村干部如是说。
时至2015年,随着苹果树老化期的到来,村里适时调整了经济林的种植结构,逐次逐年更换树种,延续着绿色生态变为金山银山的恒定之路。短短几年时间,1500亩的核桃树在垴上、西山、南园等较为边远的山地,此起彼伏的绿波荡漾起无边的青翠之歌。
近些年来,村里成规模的栽种,换来了村民收入的逐年攀升。牵头的村民冯志明率先承包了200多亩核桃林,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随后村里的刘建民也承包了140多亩林地,仅去年就有4万多元收入囊中。富裕起来的村民,又积极地转换思路,投资购进枣仁派生产线,使核桃坚果的科技附加值再次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由点而面 振兴繁盛
这是高踞于太行之麓的晋东名城,也是北纬37度线上一个耀眼夺目的小圆点。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各种特征——充足的光照、清风不燥;养分丰富的土壤,充满生机,这里是富硒物种的天堂,更是天赐养生的福地。
桃河河谷,上万亩的红薯种植,甜美着晋冀两省的味蕾;秦皇古道两侧,谷子、豆类、玉米等杂粮,填充着三晋子民膳食纤维的匮缺;七岭山下,艾叶青青,苍术芊芊,护佑着山城人民的康健;阳胜河畔,肥厚的鲜蘑,华盖朵朵,丝滑出柔美的餐桌美味;秋林山中,匍匐起茎蔓无数,山地西瓜正积蓄力量,向着甜蜜的事业高歌进发……
放眼今天的平定,绿浪滚滚,满眼秀色,令人迷醉。青的山,蓝的天,碧的水,与村落、古道、山峦、河流交相辉映。
散见于平定青山绿水之间的特色产业,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成为了乡村振兴、富民利民的“涡轮增压器”。在山地沟谷中创造出的绿色传奇,在梯田阡陌上编织着多元富民产业的童话,也辉映着这片热土华丽转身后的自信与辉煌。
张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