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老年人爱回忆往事,今已耄耋之年的我,脑海里经常呈现出一幕幕童年的情景,作为一个画家只能用绘画艺术的形式把它记载下来。
20世纪90年代初,我带着孩子们回过一次故乡。我故乡的小山村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解放区,几十年来因忙于工作而没有回过故乡,回到村里,乡亲们非常热情,家家想招待吃饭而排上了队。大家陪着我们从村前到村后,从山上到河滩转了一大圈。我边看边想,变了,一切都变了,路变宽了,房子变新了,乡亲们的生活变富裕了,劳动之余的人们或在电视机前或拿着手机关注着世界的变化。总之都变了,或者说还在变化之中。我走得有些累,坐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小憩,一眼望去,那遮天蔽日的红岩和大山都没有变,漫山遍野的石头也没有变。它们好似都在怒视着我,怕我把它们忘记了,等待着与我对话。这时,我的思绪渐渐地回到了童年。
全民皆兵的年代,民兵、自卫队用当地的石头蛋制成的石雷,反击敌人的扫荡,使敌人认不清是石还是雷,侵略的路上,一路胆战心惊。站在石山顶上消息树旁拿着红缨枪的儿童团员,密切注视着敌人扫荡的信息。被敌人残杀的乡亲们的血迹,染红了大堆大堆的石块,敌人退却时用汽油洒在村子周围,全村房屋顿时变成一片火海,当乡亲们回村后,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子,只剩下烧黑了的石头墙。山口路边都垒起了反扫荡的石头攻势。石头垒成的层层地堰上开着多种形式的群众批斗会……这一切一切好像都与石头有关。是风暴的侵蚀,是洪流的冲刷,是亲人们的斑斑血迹,还是勇士们的枪伤弹痕,在这些石头的面前会想到或者会听到多少个饥饿的生命在呼唤,有多少个惨死的冤魂在哭泣。是日寇的狂杀,还是人民抗争的洪流,这惊魂动魄的历史痕迹,那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清楚地记载在这太行山的每块石头上,它们是历史的见证,它们控诉侵略者的罪行,我无法讲完讲尽这刻骨铭心的悲惨历史,只能把它们集中起来铸成一座“无字碑”,让人们去回忆去联想。
我将《童年的无字碑》这幅画的构图无边无沿地占满了画面,使人感到堵塞,透不过气来,在这透不过气来的气氛中画面的最下部,有一片在狂风暴雨中摇动着的小草小花,虽然脆弱,但经历着这残酷环境的锻炼,赋予了它们一种顽强的毅力和更加坚强的奋斗精神,它们一定会打破这沉闷的环境,见到光明,长得枝繁叶茂,开放出鲜艳的花朵,为本该属于它们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加艳丽。
与我生在“九·一八事变”长在“七七事变”的同代人,看到这幅《童年的无字碑》,也许会凝思遥想,回忆起那极不平凡年代的遭遇,会想得更多,更多。
李夜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