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思

着力推进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史圣洁

  美育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以美育浸润学生,能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系统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皆是高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二者的融合教学,有助于发挥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政教育引领美育发展,深化立德树人成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思政教育在美育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一方面,思政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美育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思政教育则通过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责任意识,使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社会价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能够丰富美育的内涵和形式。在思政教育引导下,美育不再局限于基础艺术教育,而是能够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例如,在思政教育课程中,在对党史、哲学理论进行讲解时可以融入对思维美、理论美、文字美和艺术美的探索与表达,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刻感受到美的形式与力量。这种跨学科的美育模式,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激发学生探索积极性。与此同时,美育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各类艺术活动、社会实践等,学生能够亲身感受美的魅力,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人生观念。
  美育赋能思政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美育教育通过艺术的形式来传达情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进而实现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的有机统一。一方面,美育教育能够通过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意象,使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自觉理解和接受思政教育中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思想道德等要素。另一方面,美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通过艺术学习和创作,学生能够锻炼自身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创造力,进而始终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美育教育能够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拓展思政教育途径和手段。传统思政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规范的灌输,而美育教育则可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形式,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思政教育内容,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融合教学内容。高校需完善“思政教育+美育”融合机制,开发融合式课程体系,引导思政教师和美育教师开展融合课程教学设计。结合美育与思政教育教学特点,开发跨学科课程,将艺术、文学、历史等美育内容与思政理论相结合,形成具有综合性、创新性的课程体系,供学生选修,纳入学分计算范围。优化课程设置,在现有美育课程和思政课程中融入对方元素,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元。例如,在思政课中增加艺术鉴赏、艺术创作等美育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创作主题来学习和内化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在美育课程中引入思政教育的价值导向和道德要求。例如,在艺术作品欣赏和创作中,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传递的思想内涵、探讨其内在价值理念,打破部分思想理论的抽象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
  创新教学方法。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教学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学生需求。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借助现代技术,优化整合美育资源与思政教育资源,强化教学效果。高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美育与思政教育内容。例如,可以利用AR技术,创建模拟思政场景、再现艺术作品场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与互动体验,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感受美学的魅力。同时,借助网络技术,实现美育与思政教育共享共建。例如,高校可借助智慧校园平台、引入全国慕课教育平台等,建设美育与思政融合的在线课程,通过实时的互动交流与在线评估监测,提升教与学的灵活性。
  拓展教学空间。高校应借助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和美育实践课程,开展融合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艺术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育与思政教育的魅力。一方面,通过社区墙绘、社会机构公益演出等社区服务与文化建设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服务社区,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美育与思政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高校可以安排学生前往美术馆、博物馆、文物古迹单位等场所参观学习和调研,培养学生社会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结合思政教育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创作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作品,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主题内涵。高校可以加大校园艺术节等活动的举办力度,鼓励学生自编自演话剧、小品等节目,加深学生对美育和思政课程内容的理解。(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15期

  • 第2024-07-14期

  • 第2024-07-13期

  • 第2024-07-12期

  • 第2024-07-11期

  • 第2024-07-10期

  • 第2024-07-09期

  • 第2024-07-08期

  • 第2024-07-07期

  • 第2024-07-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