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思

着力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耕读教育

  

陈冲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演进历程中,农耕文明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蕴含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农耕文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耕读育人模式作为一种将农耕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富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深入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在实践中了解农业、体验农村、感受农民,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山西农耕文明蕴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包括尊重自然、顺应天时、勤劳智慧、家族传承等,它们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为耕读思政育人模式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在山西农耕文明的赋能下,耕读育人模式展现出无限的创新活力。
  理念赋能。山西农耕文明中蕴含的尊重自然、顺应天时的深刻理念,与耕读教育中推崇的“绿色低碳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等核心观念产生了深度的共鸣。农耕文明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形态,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以及遵循自然规律以实现丰收与维护生态平衡并重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此外,我们还借鉴农耕文明的理念,积极开展各类环保主题教育,包括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保行动,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同时,我们深入研究农耕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演变过程,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农耕文明的精髓,还能够增强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
  实践赋能。我们通过精心组织的农耕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农耕的完整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同时弘扬崇尚劳动的精神。在活动中,学生亲身参与种植、收割等关键环节,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表达对劳动者的敬意与尊重。此外,我们还结合农耕实践,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系统阐述农耕文化的历史脉络和精神内核,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农耕文化的重要地位。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还策划一系列既具实践性又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如举办演讲比赛、绘画创作、现代“神农”尝百草、古诗意境配身边美景等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实现全面发展。
  制度赋能。深化农耕文化传承,就要着力打造农耕文化传承基地,使之成为学生与现代农耕文化沟通的桥梁。在此平台上,学生有机会深入农耕村落,亲身体验农耕劳作的艰辛与乐趣,从而深刻领悟农耕技术的精髓。同时,我们特邀农耕文明传承人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系列讲座,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对农耕文化的浓厚兴趣。此外,我们还将农耕文化融入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农耕历史、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更能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和传承意识。我们要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与农耕文化相关的课题研究,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文化赋能。构建富有农耕文化特色的教育环境,并积极推进农耕文明与现代教育的紧密融合,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教育体验。政府部门应进行规划建设,打造农耕文化广场、农耕文化博物馆等一系列标志性场所。这些场所将通过展示农耕文化的深厚历史、精湛技艺和卓越成果,有效营造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此外,我们积极策划并举办各类农耕文化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农耕实践、学习农耕知识、感悟农耕精神。同时,我们注重开展跨学科教育,将农耕文化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有机融合,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更能够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推动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数字赋能。在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数字赋能正日益成为推动各领域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为深入挖掘与传承山西农耕文明,我们应通过系统化采集、整理与数字化存储手段,构建一座农耕文明数据库。该数据库不仅囊括了农耕器具、农事活动、农耕习俗等实物资料,还能详尽记载农耕文明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精髓。此外,我们还应打造虚拟农耕文化体验馆,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沉浸式的学习空间,学生能够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古代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在数字赋能模式下,学生拥有了更加多元和个性化的学习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在虚拟体验馆中自由挑选学习内容,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农耕文明。
  山西农耕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其精髓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一方面为耕读思政育人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持续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数字技术的赋能,我们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素养等多元素质,从而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繁荣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项目“新时代涉农高校耕读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2LD0304)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29期

  • 第2024-07-28期

  • 第2024-07-27期

  • 第2024-07-26期

  • 第2024-07-25期

  • 第2024-07-24期

  • 第2024-07-23期

  • 第2024-07-22期

  • 第2024-07-21期

  • 第2024-07-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