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题目,大家会不约而同想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八角楼。但我要说的是我们太原的“八角楼”。同井冈山八角楼相比,“她”的知名度差之千万里。但是,“她们”一脉相承,井冈山的八角楼带着红色基因,我们太原的“八角楼”也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的一块阵地。
我所说的太原的“八角楼”,指的是太原广播电视台的办公主楼,共11层,形状为八角形。此前,太原市广播局(太原广播电视台的前身)一直在半坡西街的一幢老式楼里办公。房子窄小,办公拥挤,大家戏称“蜗居”。这还不说,每天上下班必得走一段坎坷不平的土路。“我们要搬到汾水河畔的八角楼办公了!”喜讯传来,大家眉开眼笑!
人员未动,技术先行。太原人民广播电台技术部门的员工们,在保证每天安全播出的同时,提前两个月,到“八角楼”一层的设备室对新设备进行详细了解,反复进行调试安装,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太原电视台技术部门的同志,也克服了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及早动手,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两台技术部门,齐心协力,都为来到新址后的准确安全播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9年,在半坡西街简易楼里工作了十余年的干部职工,终于告别了“蜗居”,往新址“八角楼”搬迁。为节约开支,领导和员工们一道搬运办公桌椅、文件柜……司机武肉三师傅,开着他的旧货车,来回穿梭,一趟趟地拉运。那时,电梯还没投入使用,同志们手搬肩扛,合力搬着办公用品,累得气喘吁吁。由于紧张施工,许多办公室的玻璃和地面布满污渍,大家操起墩布、抹布、笤帚,当起了清洁工。当看到明亮干净的玻璃,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一尘不染的地面,是那样光滑洁净时,劳动滋生的乏累不翼而飞!
人生天地间,劳动最为先。连日的辛勤劳动,使“八角楼”里窗明几净,焕然一新。大家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编稿、写稿、做节目,格外舒心!老局长郭润田为此写了一篇盛赞“八角楼”的文章,在《太原广播电视报》头版发表。文章说:汾水河畔新落成的太原广播电视“八角楼”,造型独特,粉红靓丽,不仅是千年龙城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更是太原广播电视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乔迁后,奋战在采编播一线的同仁们,白天扛着“长枪短炮”,从“八角楼”出征。当时,漪汾桥正在紧张施工中,滨河西路还是极不平坦的土路,大车驶过,扬起一路尘埃,呛得人双眼难以睁开。外出或返回,还得绕道迎泽桥或胜利桥,但为了热爱的新闻事业,大家毫无怨言。
3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太原一城锦绣。汾河穿城而过,岸畔风光无限。晚霞隐退,夜幕低垂。“八角楼”的灯光,与汾河两岸的璀璨灯火相映相随!每当晚上去汾河公园健身时,我都会忍不住伫立漪汾桥上尽情品味“八角楼”迷人的芳姿,触景生情,也会常常忆起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
李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