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夏县禹王城遗址大名。终于在初秋的一天,我和好友一同前往,实现了心中的夙愿。
抬头观看,眼前是一道高耸直立的土坎子,底部有3孔没有门窗的窑洞,尽显沧桑之态。窑洞两侧,绿树掩映,散发着一丝生机。禹王城遗址的景象,与我想象中的样子,简直是大相径庭。但我知道,脚下可是一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传说,禹曾在此居住过,故俗称禹王城。禹,姒姓,名文命,字高密,号禹,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之女。他是继尧、舜之后,第三任部落联盟首领,因治水有功,被尊称为大禹。
夏县,古称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因夏禹建都于此而得名。夏禹分中国为九州,安邑属冀州,为侯国地,这在《史记》《水经注》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夏禹是古安邑(今夏县)人,公元前21世纪,他传位于儿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世袭制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中国通史简编》载:“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建都安邑。”由此可见,夏县的历史何等悠久,文化底蕴何等深厚。
据载,禹王城遗址位于禹王镇的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有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四部分。大城形状如梯形,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台在小城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禹王城遗址古文物有锛、锄、镢、斧等器具的陶范、平首布陶范及陶罐、陶盆、铁锛等。经考证,禹王城遗址即东周时期的魏都安邑城、秦汉时期的河东郡治,一直是一个繁华之地。汉献帝建安元年,曾临时建都在此半年之久。两晋时期,此处为安邑县所在。后来,北魏孝武帝,分古安邑地为南、北两县。南安邑,系今运城市盐湖区安邑办事处所在;北安邑,系今禹王城遗址。这里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华夏寻根溯源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繁华如梦,流光易散。禹王城曾经的兴盛早已不复存在,但那孤独的土坎、摇曳的树影,依然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手扶护栏,小心翼翼地登上41层台阶,来到一个不算太大的平台。这就是禹王台,又称青台,始建于唐代,为历代祭禹之所。据考证,此处为当年魏国都城中的天文台,或者说观象台。此处建有一座禹王庙,面阔三间,檐下均悬挂着一块蓝底匾额。左侧匾额上书写着“娘娘宫”,右侧匾额上书写着“佛光普照”,中间匾额上书写着“禹王大帝”。禹王庙的红砖砌墙坚挺如初,青瓦覆盖的庙顶已高低不平……倒是匾额下端系着的3条红绸带,随风飘动,惹人注目,洋溢着一丝喜庆的气息。
看到我有点感伤,同行者卫文英说:“在汉文帝时,禹王台上就建有禹王庙,宫殿楼阁、雕梁画栋。前面是献殿,后面是正殿,殿内供奉着大禹。正殿后,是涂山氏娘娘殿,东西两侧亦有启祠和少康祠。禹王台下,有东华门、西华门,左右走廊48间及唱戏的大舞台,广场占地10亩,周围莲池5亩,有碑记。禹王庙,在元、明、清时,均有重修。可惜的是,原台上建筑宏伟的禹王庙,1940年毁于战火。现在的禹王庙、下土台的石阶和栏杆,均是当地村民自发所建。特别是一位叫史松令的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痴情守护着禹王城遗址。”
站在高高的禹王台边沿,我望向远方,思绪穿越时空隧道,飘飞得很远很远:禹继承父业,平复水患,拯救万民。禹凭借超人的毅力跋山涉水,各地考察、测量、规划,并与人们一起运石伐木、开河挖渠……走着走着,发现有一座大山挡住了水道。禹命人将此山凿开三道门,并分别命名为神门、鬼门、人门,这就是今天著名的三门峡。当来到黄河中游(今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交界处)时,发现又有一座大山挡住了黄河的去路,浩荡的黄河水回流,将高高的孟门山淹没了。禹当即设法将山劈出一个大大的豁口,被困的黄河水开闸般吼叫着狂奔而出,水声震耳欲聋,黄河从此畅通无阻,禹将此处命名为龙门。后人为追念他的功绩,称龙门为禹门,有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创始人薛瑄所作的《游禹门》为证:“春泽周四野,閒情乐时和。出郊纵逸兴,缅怀佳山河。禹门忽在望,峭壁云嵯峨。石磴接飞栈,危楼架洪波。空山响丝竹,虚堂进舞歌。父老诚苦心,旨酒神所呵。由来非一朝,吾意其如何。”禹的足迹遍布黄河两岸,最终治理好了黄河。因为禹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禹最卓著的功绩:一是治水,二是划定九州。防止了水患,拯救了黎民,使人民过上了美好的生活。这是民生问题,理应受到敬仰。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彰显的是一种至公无我的崇高精神,更当褒奖和仿效。
王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