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副刊

金台寺怀古

  金台寺,在阳城县东南25里处,有大聚石臼村,古称康林镇,山清水秀,岗峦环绕,康熙年有志记“古有金台精舍”。曾有金台寺僧人圆义于寺中轴卷题诗“谁将水墨写烟霞,短屋疏离三两家。意妙不须多着笔,一行飞雁过晴沙。”另一寺僧广霖则遗有题诗“樵人语隔晚山烟”残句,县志记“历代文人,无不叹赏”。二僧诗集虽皆已湮没,仅存残句于杂记,生平代际也无从考,然皆道尽康林古镇早年氤氲山间的水墨烟岚,寥落村居的寂静疏离。
  大聚石臼村,北为神泉山,西为黄龙山,金台寺居其间,依岗陵体势而建于村东北之首,列于其山阳之高台。初“金台精舍”建于何代,碑碣不存,兴废形迹自然难以究考。幸有明成化十八年(1482),本邑匠礼村人,明朝天顺元年(1457)进士,时任浙江按察使杨继宗所撰写的“重修金台寺记”碑刻,历经数百年兵燹荒乱,完整清晰存于寺中壁间,金台寺前世今生尚有雪鸿之迹断续可寻。此碑刻嵌于金台寺移作村学学堂的教室外墙壁间,幸全以善存。
  据成化年杨氏所撰碑记,传闻“古金台精舍”开建筑台时得金一镒,即以“金台”为寺额,至元时,其遗址尚存。元大德二年(1298)有僧了然在其遗址复起基业,“鼎建中殿、伽蓝殿、天王殿皆三间,而规模始定。是知了然为金台再造之祖。”迨明正统十二年(1447),寺僧智通,俗姓杨氏,乡中西穀人;智贵,本石臼人,俗姓酒氏,二人同心协力,化募续建。又及成化元年,其二僧之徒,惠融,乡中通义张氏;惠朗,本村邢氏;“善继善述,克成厥绩,又建左右方丈各三间、前方丈亦三间,僧房总六十余间,而修建始备,厥功之懋美哉!”金台寺始灿然一新,二僧二徒其功厥伟。
  杨氏碑记中,赞金台寺僧良寺巩,世愈远而寺愈兴,佛日新而僧日盛。借乡老之口而表金台三异,地异,筑台得金。僧异,三代之盛,始终若一。物异,有祝寿万岁牌,高大奇巧,一邑之所无。并勉励其寺僧曰:“且三异之中惟人为尤异也,得其人则寺与物为宝器,失其人则寺与物为虚器。然寺物之存又在得人以守之也。后之祝发披缁,为释于兹者,可不宝此三异而守之乎?”并有邑中知县、县丞、主簿、典史、教谕、训导、税课局使、医学训导、僧会司僧会、道会司道会等姓名罗列于后。此例在所阅碑碣中极是罕见,抑或是所敬杨都堂继宗在朝“不私一钱”的清廉政声。或是所惧其“生性耿直,言动磊落,屡抗权贵”的赫赫官威。然杨氏声名如此显赫,此碑记并未录入邑志事述,及后人所集案卷,颇有些疑惑。
  金台寺废为佛门虚器,于今或已过百年,杨氏碑记中提及的祝寿牌早已了无去向,昔日的掘金之地,尚存大雄宝殿五楹,钟楼三楹两层。大雄宝殿前,高高的廊柱,已寻不到往日的庄严气象。两层的钟楼,单檐高脊,无钟无声,坐落于中庭,在大雄宝殿前,将寺院分为前庭后院。偏殿僧房,自20世纪20年代民国新学兴起,金台寺即移作新学学堂,僧房亦改作校舍,又经数几番重建,已失以往僧舍模样。
  据《阳城教育志》记,民国八年(1919)金台寺建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校,前身为县“工业学校”,从县城奎星阁迁至金台。校长卫体仁,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字静臣,号净尘,城内人。是清、民代际学人,早年从政,宦途多有波折,其性耿介,为人仗义,特立独行,曾被阎府权贵沁水人贾景德视为“恃才傲物,性躁矜能”。体仁先生卒于1944年,其精于文史金石,著有多种姓氏谱系及诗钞。金台寺又于1938年建立“第二民革小学”,全称为“民族革命小学校”,校长由当时的县长陈法贵兼任。陈法贵,字扬之,襄垣县下良镇人,1911年生人,1934年入山西大学读书,1936年投笔从戎,加入牺盟会,1938年10月至阳城任县长,1940年曾入中共抗大陵川分校学习,毕业后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建设厅任职。1943年5月牺牲于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战斗中。他是知识分子,党外人士。时由张应昶先生任教务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张公生于1911年,本邑上孔村人,民主人士,为人儒雅和善,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在多所学校担任校长,卒于20世纪80年代初。第二民革小学于1940年6月于战乱中停办。1944年第三抗日高级小学由西冶村迁入金台寺,后称“三高”,张学文任校长。据说“三高”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因而在县颇有声誉。
  金台寺初设蒙馆,后开学校,延至21世纪的2006年方迁离。以庙产兴学近百年间,虽时代更迁,或战火频仍,或灾乱连绵,然数代先辈学人于偏远之地,寂寥寺中,未堕废其为中华文明之传承,金台寺实为之宝器。录诸位先生为师表,以资纪念。
  金台寺所依大聚石臼,居县邑东南交通之要冲,为举足轻重之大村,其民风多有剽悍,历史多有传奇,尤以近代最负有盛名。从清初顺治六年(1649)石臼所紧邻的副村东石臼人张光斗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到清末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义和团运动,再至民国年间二三十年代红、绿枪会之乱,石臼人无不卷于其中,或奋起为领导。于抗战起,时局混乱,石臼村传奇人物崔松林于1938年就在石臼建立了地下党抗日组织,他于“12月事变”后的艰难时期,在阳南地区的顽强坚守,更是为中共晋豫区在阳南建立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成为一时佳话。金台寺所毗邻于黄龙山岭的黄龙庙,在1942年的抗战期间一度盘踞着当地枪会武装被日伪收编的民团,成为黄龙山一岭之隔的上白桑日军据点向邑南根据地扫荡被驱之前卒,曾一次在石臼村逮捕杀害地下党员及抗日积极分子13人,对阳南抗日根据地构成极大威胁。崔松林率地方抗日武装,从1942年春起,配合陈赓、尤太忠领导的八路军第十七团主力对其进行三次围剿,终于1942年秋捣毁歼灭,为阳南人民除去一害。自抗战始一直处在抗敌前沿的石臼,留下了诸多至今令人唏嘘的往事。
  金台寺从复基起,已有700多年历史,其为县邑之名寺,也可谓历尽沧桑,由于碑碣皆所毁没,并未传下明清年间的故事与传说。历代文人墨客也少游历与题咏,实为咄咄之怪事,还亟待后人考之。

王继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1-05期

  • 第2024-11-04期

  • 第2024-11-03期

  • 第2024-11-02期

  • 第2024-11-01期

  • 第2024-10-31期

  • 第2024-10-30期

  • 第2024-10-29期

  • 第2024-10-28期

  • 第2024-10-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