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路牌上的文化

  冬寒浓重,左云县城的街上却遍绽春光。
  绿色的、蓝色的、红色的路牌像苗儿抽芽,给这座古城添了生机几分;熠熠生辉、五颜六色的路牌,彰显着城市的创意和个性。
  我爱人们在赶往家的方向时,还不忘瞥瞥眼或闪闪身子,看一块路牌正向他挥手;我爱搀扶着的老人停在“南粉巷”的路牌前,指指这几个字,又指指远方;我爱几个中学生约定好,在“靖远路”不见不散。
  真的,我忽然间发现自己竟如此深爱着这座小城:西门旧照壁用斑驳的身板照着从十里河流向水库的风,流着流着就汇成沧桑故事,那么多古老的内容,总不知该从何讲起,就像一个漂泊多年的游子再回到故乡,竟不知自己脚底的路叫什么路。我想起那年同学聚会,大峰问娟子:“我曾等你的巷子是什么巷?”“什么巷?”娟子也忘了。
  那些个豁口的记忆啊,四面漏风,漏向哪儿都没有方向。“南巷”“北巷”“东坡”“西街”“北门”……我们先前一直就这么叫,像你见了一个熟识的人,叫他张三、李四、老赵、小王……有一天你又提起他,想不起他的翔实姓名来、忆不起有关他的故事来。是啊,有温度的相处是心里始终铭刻着音容笑貌,哪里会模糊到忘记他专有的姓与名?
  有温度的小城,街巷亦如是。
  年末的白羊街更加红火,春联、彩灯、各色年货,赶趟儿似的聚集。“鼓楼街”这块砖红色路牌,透着古朴与热闹的气息,踏着陈旧的水泥路,恍惚中又看到了童年的供销社和人民大饭店,这条街多少年来车水马龙、喧闹未停,又有多少白羊人曾把自己最繁华的记忆刻在这里。
  “鼓楼街”往北是“太平楼”;往西,是“关帝庙街”;再往西,是“云川西路”。“太平楼”早以前也许是太平宁静的,现在吆喝声此起彼伏,“糖炒栗子”“彭记麻糖”“冰糖葫芦”……一年四季,所有关于“甜”的东西都在这条街上盛行着。
  往南,有“老爷庙街”“朱市街”……往东有“城隍庙街”……原来我们一贯称之为“商品街”的也有了一个特别霸气的名字:御临街。这三个字,让我联想到在古代是否有皇族贵戚驾临游览于此?街两边雕栏玉砌、辉煌热闹。“云泰路”“安泰路”“五洲大道”“白羊大街”……哪一道路牌亮出,不让白羊人心里瞬间多了一分敞亮?
  每条小巷也都有了专属的名字:“双庙巷”“北岳庙巷”“榆树巷”“铁佛寺巷”“水口巷”“文庙巷”……这些巷名,透着人间烟火气。
  忽然间的新鲜劲儿变成文化味儿,是的,这座塞上古城是有历史的,也是有文化的。我没有研究透什么样的街用绿色标牌、什么道用蓝色标牌、什么巷子又用红色标牌,就像我还没弄明白每一个路牌后面的文化背景和意义。其实,那又有什么关系?这簇新、闪亮的路牌像一面面文化旗帜立在那里,10年、20年后,或者百年之后,他们会立成一代又一代白羊人心底的记忆。
  某一日,从外地求学的孩子回来大喊:“哈哈,‘白羊大街’变化可真大呀!”其实,孩子和这条街一样,都变了很多,但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它,喊出它的名字来。
  喊一声就亲热的名字啊!看一眼就铭记的影像啊!除了故乡、亲人,还会有谁?
  我的家乡,我的古老小城,北风一样有劲气,呼啦呼啦——吹过钢硬硬、新崭崭的路牌时,春一下子就温热了,这儿,那儿;那儿,这儿……

希冀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1-07期

  • 第2024-11-06期

  • 第2024-11-05期

  • 第2024-11-04期

  • 第2024-11-03期

  • 第2024-11-02期

  • 第2024-11-01期

  • 第2024-10-31期

  • 第2024-10-30期

  • 第2024-10-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