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汾阳有个上林舍,因为汉代的“赋圣”司马相如写过一篇《上林赋》,其山水、园囿、宫殿之壮丽,汉天子游猎之规模盛大,让人惊叹。
去了才知道,此“上林舍”与彼“上林”谬之千里,根本不是一回事,别说皇室、园囿、田猎之遗址废墟依稀痕迹了,就连其一点影子都没有。我们一进景区,就被引到了一个深沟里,沟里长满了直刺天空的树木,树叶碧绿茂盛,树冠下凉意爽爽,一下子就把我们从炎夏拉进了凉秋,身上有了清风,心里生了凉意。树木间各种各样的木屋房舍、红黄蓝绿,大小不一,差次错落,点缀其间。小桥横立远处,桥上有孩童戏耍。房舍外面都有木质围栏,其下草丛嫩绿,用白色的河卵石砌筑而成的弯弯小溪流,从沟里流出,环屋而行。我想,眼前能有这股清澈的溪流,肯定在沟的深处会有一泉好水。导游引着我们穿越其间,并对我们说,脚下的这股溪水可以直接饮用,味道很好,清甜清甜的。果然,有人就弯腰用手掬起,饮后抬头笑道,好喝好喝。这更让我坚定了自己的想象。
从沟里出来,往东直行几十米,又顺着一个大坡样的道路上行,进村进街,人头攒攒,笑语不断。抬头见一条白色的巨龙腾飞在高空,在我们的头顶上弯曲而过,似乎还有水在白龙的肚子里漫涌滚动。导游告诉我们,这是用铝合金和玻璃建筑的大型高空漂流项目;抬头再看,还有五色斑斓的七彩旱滑穿越而过。
正在我浮想联翩之时,导游已经引着我们下了一个大坡,尚未进入沟里,便听到有哗哗哗的响声。下到底,抬头一望,只见眼前一汪清水顺着河道弯曲而下,不知从何处而来。进入沟里,刚一站稳,回首向后望去,才知道这一汪清水是从一个写着红色“福”字的大葫芦里倾倒而出的,水极旺,波涛汹涌,顺着山坡滚滚而下。导游告诉我们,这条沟叫林泉沟,长7000多米、宽100多米,沟里的上林泉水从800米高的上游太中银铁路吕梁山隧道口流出,穿村而过,长年淙淙,清澈见底,是汾阳市境内唯一的一条尚未被开发的清水河,它一直要流到约2700米的下游安家沟水库。
这汪清泉立刻使整个林泉沟充满了湿润和灵气。水从高处激流而下,波涛翻滚,坠落成万千浪花飞溅,以急湍的流势顺着自然冲刷而成的曲折河道蜿蜒而去。河的对面树木茂盛、直插河里,仿佛从河里长出,天然的绿色植被蔓延至远方,让人一下子望不到边。
眼前的这条清泉河水太有气势了,从那狭隘山口直冲而下,声势猛烈。水高势立,冲激而出,转折翻腾,波涛不平,回旋如白云,蜿蜒纠缠不断,后波逾越前波,奔流而入深渊,遇到河里的大块石头,顿时形成急湍。水,拍打着石头、冲袭着河边,奔腾高扬,浪花飞溅;水,疾流而不息,形如鼎水沸腾;水,飞沫跳跃,急流猛悍,洪波奔驰,而后随着河道平缓而急转徐缓、潺潺流淌。河里的水车高大漆黑,水浪拍打着偌大圆式木轮慢慢滚动,白色的水波顺其忽上忽下,犹如孩童在上面玩耍戏水。绿色的藤蔓、红色的草,顺着河水披发漂流,柔软滑溜,长长地、细细地,充满了柔情。还有那水底石头上的苔藓,以及河边浅堤上的绿苔,墨绿墨绿的,一团一块、一缕一丝,煞是可爱动人。
水好自然景好。长流而下的清泉沸腾不已。河上有五色彩虹桥,上书“上林舍牵手桥”;还有直立的红色大型“心”字,心中套心,上书“情定上林舍”;还有圆形的小舞台,绿色底边,红色花瓣一朵一朵相连成圈,貌似一朵盛开的巨大莲花,台阶上书“上林舍莲花剧场”;还有那些笨拙的小木桥,年久而呈黢黑色,凌驾于宽阔跳跃的河水之上,有人扶栏远眺、有人俯首望水;还有那些草舍木屋,质朴而自然,孤零零地立在茫茫松树和柏树中间,从而显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心旷神怡。
水,湍湍急急,顺流而下,潺潺而响,汩汩远去。我们都被水而感动,纷纷驻足观赏,或蹲下掬水而饮;或将手掌伸入水中,搅动戏水;或立水边,依水留念;或屈身于水车对岸,啪啪摄影。此时此刻,心底清凉,自生柔软,人与人心心相印,都充满了浪漫而温馨的情怀,一路望着两旁自然而立的高大树木,陡生诗意。
从林泉沟出来,导游又引着我们进入上林舍的沟壑,在一大片平地前面的座台上纷纷坐下,观看了大型马战实景剧《一代名将郭子仪》,呈现的是大唐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收复靖边军、斩杀叛将周万顷的故事。两军交战,万马嘶鸣,狼烟四起,战马奔腾,其马术表演当然是惊心动魄,让人不由赞叹鼓掌。
从上林舍回来已经很长时间了,我的心中念念不忘的,还是上林舍林泉沟里的那一股美而旺的泉水。
马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