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涌米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文化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历史中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奋进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把握其中的文化脉络,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历史思维,强调历史方法,重视历史传统,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人类历史活动的重要记载,是在人类历史的延续中得以确立、丰富和传承的。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历史研究可以显现事实,呈现规律,鉴古知今。我们要从大历史观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国式现代化,坚定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动力。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方针。依据历史之基审视文化的传承性,赓续传统之理,能使我们明确文化的历史起点与站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和现实走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之一,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坚守民族文化主体地位的坚定立场。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工作,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能够站稳脚跟、坚守立场。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第二个结合”能够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有助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创造出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观点,是新时代新征程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要坚持守正创新,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正”,创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内涵的“新”,做好收集、整理、保护、发掘、研究工作,激发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活力。
要立足历史,加强诠释,用好经典,讲好故事;要把握当代,示范引导,做好宣传,推进未来。要多学历史,学好历史,以中华历史的悠久性、丰富性,从多个方位与视角深刻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内涵,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增强文化自信。要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通俗、全面地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内涵。要发挥好新媒介技术的宣传作用,自觉投入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实践中去。(作者单位: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本文系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新媒介视域下的传统文化资源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2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