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两天,省政协委员们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建言献策,一条条饱含真知灼见的建议为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汇聚起智慧和力量。
“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不能仅停留在托管等输血式的帮扶方式上,而应该变输血模式为造血模式。”1月16日晚上,省政协委员、忻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谢晓丽在教育界别的分组讨论会上,讲述了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当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短板在农村学校。虽然许多地区采用了城市优质学校全面托管农村薄弱学校的办法来提升农村的教育质量,但在托管到期后,一些被帮扶学校又出现教育水平下滑。”
对此,谢晓丽结合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建议,“要以构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和城乡教师发展共同体为路径,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新帮扶模式。”她认为,要从学校综合管理、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改革、师生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来促进乡村学校整体性变革,提升乡村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
“城乡之间的教育均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农村各方面教育资源不足,还应该从现实的角度去研究当前出现的新问题。”1月17日上午,在列席完人大开幕会之后,省政协常委、吕梁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吕梁市支社主委薛爱平一回到驻地就向记者分享了她的观点。
薛爱平介绍,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地区生源加速向城市流动,许多农村学校的在校学生日趋减少,编制教师出现结构性过剩。而城市学校则是在大量生源涌入后,教师数量相对出现不足。现实情况的变化,迫切需要教育资源配置与之相适应。
为此,薛爱平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出,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以县为单位的全面摸底,按师生比重新审核编制,对超出师生比配置的农村教师进行重新分配,并制定培训计划,有序将他们补充至城市学校,促进现有教育资源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才能更好统筹现实和长远的利益。”薛爱平说。
针对农村学生面临的成长和发展难题,谢晓丽建议,要在义务教育阶段介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学生社会实践,将学生成长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和特色产业发展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准自身发展方向,实现多元化育人。
本报记者黄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