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过半,我们一家三口踏上从太原飞往青岛的航班,奔赴一场期待已久的探亲之旅。
时光在舷窗外飞逝而过,上次青岛之行已是20年前。同样是一家三口出行,不过这次的整个行程已由女儿包办。同样是有亲人等待,当时四弟在海洋大学求学,这次迎接我们的是在此成家立业的侄儿。从机场到侄儿新居大约一个半小时车程,与印象中城市逼仄的路况迥异,一路上高速通衢,畅通无阻。
一进门便被早早等候的嫂子、侄女等一大家子人团团围住,包裹在浓浓的亲情中。款待我们的接风宴是海鲜大餐。一家人在清蒸鲜活海货的氤氲中共贺新年,在欢歌笑语中回味畅想。几年前,大学毕业的侄女选择了自主创业,从摆地摊开始,租门店、创品牌、开直播,将投身的女装事业一点点做大。成家生子后,全家总动员,拉着弟弟、弟媳也相继加入进来,在青岛黄岛这片广阔海域安居创业,打造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让我们这趟远行之旅有了回家的感觉。侄女总结说:“这就是我们在外打拼的意义。”
翌日清晨,我跟爱人奔赴不远处的海滩。上次赴青岛第一次看到了大海,这回补上了赶海的经历。礁石上收获生蚝的原住民教我们捡拾漂浮的蓝色调海星和搁浅的牡蛎,清澈的海水在朝阳薄雾中延伸模糊着天际线,远处岸边人群中响彻着节后开工的隆隆鞭炮声。
早餐后,在侄儿侄女的陪伴下我们相继去了他们经营的4个门店商铺。从商场专卖、地下商城再到临街店铺,所在区域横亘大半个黄岛。从选址、装修、置货、招聘店员,处处体现着他们的巧思和汗水,其中最大的店铺即使在当下淡季每日也有几千元销售流水。站在地下商城的展铺档口,侄女介绍说这儿就是她创业起步的地方。从街道地摊搬进租赁柜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留下了坚实的脚印,不喜欢被约束到自我价值体现在这一刻被具象化了。几年来经过市场磨砺、各种考验和团队建设,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义无反顾。听着她们兴奋地追溯和规划,心底在惊愕之余,渐渐涌上一种被治愈的感觉。参加工作几十年,上有老下有小的负重感愈发明显,总想给女儿规划好人生的每一步。其实正像热播的《哪吒2》中东海龙王讲的,父辈的经验未必全对,孩子自己的路还要自己去闯,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坚实的后盾。
在青岛的日子,我们还在家人的陪伴下游览了著名地标栈桥景区,在20年前女儿吹响海螺的礁石上合影留念;在如梦如幻的极地海底世界,观看海豚、海狮、白鲸等精彩表演;赶海成了日常……
然而相聚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我们带着满满的回忆和对亲人的牵挂踏上返程的航班。这次探亲之旅,让我明白,无论相隔多远,亲情永远是温暖的港湾,而年轻一代的成长与拼搏,也赋予了这份亲情新的活力与希望。
杨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