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白居易笔下的春天

  春天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也是一个能激发诗人内心沉寂情感的季节,在众多才华横溢的诗人中,我独爱白居易。
  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期间,有一年春天,他路过钱塘湖,看到了自然精灵争相报春的活力与生机,捕捉到了春天的影子,便有感而发,写就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的春天,是从细腻的观察开始的,“几处”“谁家”“乱花”“浅草”“绿”“白”,不仅描绘了早春的明媚风光,还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意盎然。这些诗句,不仅仅是自然景色的再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是对生命、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白居易笔下的春天是一池湖水泛起动人的涟漪。有天晚上,白居易来到西湖闲逛时,在夕阳的陪衬下,他看到了一幅美妙的图画,群山环绕,湖水荡漾,于是便题诗《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松树在山上排开重重翠绿的颜色,月亮映在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早稻如一条碧毯上的线头,新蒲像少女的裙带在随风飘扬。如此美景,不是诗人不愿离开杭州,而是这美丽的西湖太过醉人,让人不忍离开。当时的白居易为躲避奸人迫害而自请外任,来到此地后就寄情山水间,在这里,对于白居易而言,过的是一种宁静悠闲的生活。
  白居易来到洛阳任职的第一年,感受到的春天是花香四溢的,一缕春风吹开了洛阳城的花花世界。白居易在《春风》一诗中写到:“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通过诗人的思想,我们看到春风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用它的力量,先是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梅花,接着又让樱、杏、桃、梨等花卉竞相绽放,连田野里的荠花、榆荚也欣喜地迎接春风的到来。
  白居易笔下的春天是迟暮老人登高观景的迫不及待。在早春时节,天宫阁门敞开,阳光和煦,诗人独自登上阁楼迎春,有感而发写下一首《早春独登天宫阁》:“天宫日暖阁门开,独上迎春饮一杯。无限游人遥怪我,缘何最老最先来。”这首诗读来,既有一种调皮诙谐的意味,也有一种伤春感怀的情感在里边。早上出门前,白居易先饮下一杯美酒,劲头十足地登上天宫阁,他想到远处的游人可能会责怪他为何这么老还最先来迎春,实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急切期盼。春天,对于白居易而言,是心灵的重生和洗礼,洗去岁月更迭的感伤、迎接对新生命的赞扬,让他得以在繁忙与喧嚣之外,寻找到一片宁静与美好。
  白居易的春天,让我感受到了一份跨越千年的春意与诗情。通过他,我们捕捉到了与春天对话的契机,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乐天派的浪漫。

胡坷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20期

  • 第2025-03-19期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7期

  • 第2025-03-16期

  • 第2025-03-15期

  • 第2025-03-14期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12期

  • 第2025-03-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