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周刊·践悟

塑造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动能

  

贾璟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文旅产业通过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与多元化的旅游服务,既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逐渐成为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这些论述为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将文旅融合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提出“要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文旅产业通过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与多元化的旅游服务,既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逐渐成为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我省文旅系统积极作为、拼搏奋进,高品质供给持续丰富,多业态融合持续深化,现象级营销持续出圈,友好型环境持续向好,专业化队伍持续加强,全省文化和旅游业各领域工作亮点频现。
  优化文旅服务环境,打造游客满意体验。随着城乡居民出游人数的增长和旅游经验的成熟,游客对旅行社、导游、旅游景区和星级酒店以及公共服务和商业环境提出了升级要求。因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调品位,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一是全面落实“旅游满意在山西”建设标准,形成从服务标准、体验监测到质量提升的闭环管理机制。同时,开展景区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确保游客在山西旅游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贴心的服务。此外,积极开展文旅质量体验官和游客满意度调查活动,收集游客的真实反馈,针对问题迅速整改。二是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停车场、卫生间等配套设施,特别是在偏远景区也要保障服务质量,塑造良好的整体旅游环境。文旅业高质量发展涉及各行各业,各主体都应落实好旅游服务质量主体责任,并最大限度地提升游客的便利度,把“头回客”转化为“回头客”。三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游客的精神世界,将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中。游客可以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如剪纸、陶艺等,亲身体验当地的文化魅力,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展览、讲座等活动,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拓展文旅发展业态,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这就要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统筹好供给与需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人们需求的新变化,把握消费需求背后的核心诉求和基本规律,构建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机制,为文旅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开发旅游新供给。依据资源禀赋发展具有科技赋能的智慧旅游、资源主导的绿色旅游、多业融合的“旅游+”“+旅游”新业态,不断优化旅游消费选择,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为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二是推动跨界融合。打破行业壁垒,整合各方资源,创造出更多元、更丰富的旅游产品,旅游可以与生态农业、民宿经济结合,开发特色村镇文化旅游项目,将传统村落改造成主题式体验区,加强红色文化内容的创新展示,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感。三是激活存量资源,释放旅游创新潜力。充分利用工业遗迹资源,加速对其进行转型升级,将文化、工业历史与现代旅游方式结合,精心打造矿山探秘主题游项目,通过创新旅游产品设计与体验模式,巧妙地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工业历史与现代旅游方式紧密结合,为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旅游体验。
  推动文旅融合创新,拓展产业新空间。文旅融合创新需要以文化IP为核心,结合历史资源和现代创意,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文旅产品。一是要积极用好“黄河、长城、太行”亮丽名片,发挥“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连点成线、串珠成链作用。深度挖掘黄河文化、晋商文化、红色文化等IP价值,将这些文化元素延伸到产品设计、主题酒店打造以及旅游线路规划中,为游客提供更具文化深度和体验感的旅游产品,加快构建山西文化旅游发展大格局升级版。二是聚焦“养心、养生、养老”三养体系,打造国学悟心、大美宽心等系列养心业态,山岳避暑、养生度假等养生业态,康复疗养、旅居养老等养老业态。通过文化浸润,为人们提供心灵滋养与精神慰藉,帮助其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得内心的宁静与平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三是推动服务贸易赋能文旅融合,国产首款3A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出圈,给山西带来了“泼天的流量”,游戏中36个取景地中,27个来自山西,许多玩家由此对山西的历史文化与古建筑产生了向往。应积极推动建筑企业与文旅项目合作,设计具有文化特色的文旅地标建筑和沉浸式体验空间,同时通过服务贸易输出山西建筑文化,提升文旅附加值。
  健全文旅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打造文旅标杆示范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就需要深刻认识完善文旅融合体制机制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其内在要求,落实好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为着力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扎实推进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提供重要保障。一是深化文旅融合自主创新体系,聚焦文化和旅游发展重大战略和现实需求,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对智慧文旅、人工智能、数字艺术、数字创意等新兴业态以及文旅大数据、旅游监测与预测等关键技术开展深入研究,推动校地企合作,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文旅创新产品,激发文旅领域新质生产力形成。二是完善文化、旅游、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深入实施《山西省旅游发展促进条例》,建立文旅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协同合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深化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旅游核心吸引物体系,建立完善旅游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形成常态化工作格局。三是有序梯次推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机制,对平遥古城、五台山、云冈石窟等重点景区,加强景区管理和文化资源活化工作,提升景区解说、展览和设施配套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周边区域的文旅融合发展,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热点门户,助力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者单位:山西省投资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系2024年度山西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重大专项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FWMYCXKTYB13)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31期

  • 第2025-03-30期

  • 第2025-03-29期

  • 第2025-03-28期

  • 第2025-03-27期

  • 第2025-03-26期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4期

  • 第2025-03-23期

  • 第2025-03-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