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内需”是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25年经济工作九个方面重点任务之一。消费作为最终需求,既是经济增长的逻辑起点,也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2024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5%,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但也要看到,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我省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困难与挑战。当前,应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提振消费,增强扩大内需的动力,发挥消费在稳经济中的“压舱石”作用,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提振消费稳经济的发力点
提振大宗消费。大宗消费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消费的一些基本和重要品类,主要包括住房、汽车、家电、家居用品等,涉及领域多、上下游链条长、规模体量大,是消费中规模最大、产业带动能力最强的部分,既是拉动消费增长的主引擎,也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的主战场。扩大居民消费,必须牵住大宗消费这个“牛鼻子”。提振大宗消费不仅能够稳定居民消费增长的基本盘,也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优化服务消费。优化服务消费环境是提振社会信心、扩大内需动力、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内容。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人们对服务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当前,服务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快、热点多、潜力大的领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培育新型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不仅能拉动经济增长,还能促进产业升级、创造就业岗位并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新型消费发展将呈现线上线下融合加速、服务消费占比提高、智能化消费需求增长、个性化消费更加突出等特点。培育新型消费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新型消费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促进农村消费。促进农村消费能够激活农村经济活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并在应对经济挑战时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消费关联近5亿人口、超6万亿元大市场,其消费潜力巨大。农村消费的增长可直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提振消费稳经济的路径选择
一是促进收入增长,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拓展就业新的增长点。落实稳岗返还、税收优惠、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助力企业稳岗拓岗。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提升他们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特别是针对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就业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行业领域。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更多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加大医保补助力度,完善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减轻居民医疗负担。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下乡,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扩大农产品需求等。
二是丰富消费品供给,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加强老字号品牌建设,对传统老字号进行保护和创新,鼓励其研发新产品,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支持传统消费品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提供优惠政策、改善营商环境等措施,吸引国际知名品牌在山西开设门店或生产线,增加高品质消费品的供给。加大对本土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其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消费品品牌。充分利用山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品,并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和资源,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促进消费品市场多元化发展,如支持实体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利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等线上渠道,拓展销售渠道,提升消费便利性。鼓励发展电商直播、社区团购等新兴消费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购物选择。
三是优化消费环境,持续提振消费信心。强化质量监管,确保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与服务均达到高标准的安全与质量要求,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完善消费信用体系,通过信息共享与公示机制,提升经营者的诚信水平,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值得信赖的消费环境。推动消费环境共治,明确企业主体责任,鼓励行业自律,发起并推广放心消费倡议,制定并执行严格的行业自律公约和放心消费标准。同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建设,确保投诉渠道畅通无阻,提高维权效率,让消费者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能拥有坚实的权益保障。积极探索创新消费场景,如发展夜间经济、周末经济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消费选择。培育壮大新型消费领域,如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引领消费潮流,激发市场活力。
四是改善消费设施,创造良好消费条件,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信心。对现有的购物中心、商场等商业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引入更多高品质的品牌和服务,提升整体消费水平。同时,合理规划商业设施布局,确保消费者能够便捷地获取所需商品和服务。加强商贸物流体系建设,完善物流体系,尤其是冷链物流的发展,确保商品能够快速、安全地送达消费者手中。加快推动物流智能化、信息化,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优化消费环境细节,如提升购物场所的照明、通风、卫生等条件,为消费者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购物环境。增加休息区、娱乐设施等,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为照顾特殊人群的需求,增设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等。在社区、商业街区等场所引入智能零售终端,如智能取物柜等,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进行消费。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进行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为商家提供精准的营销和服务策略。(作者单位:晋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