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兆辉)3月26日,我省首家“零射线绿色”导管室在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正式启用,当日,该院成功为一名13岁室性早搏少年完成零辐射手术。手术现场,主治医生凭借三维心脏模型导航,40分钟便精准消融病灶。
据悉,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零射线绿色”导管室是华北地区首个完全摒弃X射线引导的智能手术平台,配备国际先进的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T3D)+心腔内超声(ICE),可通过三维电磁导航与心腔内超声技术实现精准治疗,实现从心脏建模、导管导航到消融定位,均无需X射线辅助的“零辐射”操作,避免了传统手术中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辐射风险。
“传统心脏介入手术需要在X射线的导航下才能开展,为了减少辐射带来的危害,医生需穿着15公斤铅衣操作,患者单次手术辐射量相当于拍2000次胸片。”该院党委书记原大江介绍,“零射线绿色”导管室采用的新技术通过磁电信号定位与实时超声成像,不仅使手术精确度提升20%以上,还突破了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的辐射安全禁区。相关数据显示,新术式平均缩短30%手术时长,房颤等心律失常消融成功率明显提升,术后住院时间压缩至24小时内。此外,作为我省唯一一所公立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该院还同步构建了互联网远程交流+AI智能决策辅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