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山西枝头,中午到市民灶头。”春回大地,香椿迎来收获旺季。运城产出的香椿香气浓郁、营养丰富,素有“黄金春菜”的美誉。然而,香椿保鲜期极短,仅有48小时。为此,运城北站推出香椿高铁快运服务,成功实现香椿“当日达”,让这份春日限定美味更快抵达消费者餐桌。
近年来,“高铁+”的运输模式广受大众喜爱,“高铁+生鲜”也逐渐成为助农热点话题。生鲜果品保鲜期短、不易储存,对运输时限、温度都有极高要求。“高铁+生鲜”优势足,动车组列车车厢温度恒定,最大限度保障了生鲜产品运输途中的鲜度,解决了农民担忧的难题,帮助生鲜产品打通物流渠道,为农产品销售减轻“后顾之忧”。在这种新思路下,生鲜寄递更加快捷、高效、稳定,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许多“鲜”气。比如,每年的5月份,我省南部的临汾、运城进入樱桃的盛产期,樱桃的保质期短,运输时效性强、运输环境要求高,铁路部门为此制定专项运输方案,让樱桃运输实现“当日达”,让樱桃运输走上“快车道”。从当地发出的高铁快运列车2小时可到达太原、西安等周边城市,6小时可到达北京、天津等地,大大缩短了从枝头到舌尖的距离。
拓展市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通过高铁运输,不仅扩大了销售范围,还增加了销售机会。曾经偏远的地区借助高铁将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高铁快运的推出,使新鲜的农产品能够更快地进入市场,减少了因长时间运输导致的损失,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促进了农业电商的蓬勃发展,建立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销售平台,为农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销售渠道,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放眼未来,高铁快运的“乘法效应”正在显现。“高铁+生鲜”的助农模式不仅是物流方式的创新,更是铁路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据统计,高铁快运使农产品损耗率降低30%以上,助农增收效果显著。随着“高铁+快递”“高铁+电商”等模式创新,越来越多的乡村特产将借助这张四通八达的铁路网,走出深山、跨过江河。而高铁带来的集约效应、高效效应、节时效应、节本效应也在不断提升,促使农业生产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为更多的中国乡村铺就了绿色经济发展的致富路,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当现代农业遇上飞驰的高铁,为农业生产方式、农产品流通体系开辟了新的路径,赋能农业现代化向着更加高效、绿色、智能的方向迈进,打开了乡村振兴的幸福之路,让百姓致富道路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甜。
王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