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周刊·践悟

推动内部审计提效赋能

  

王少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重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把审计摆在治国理政更加重要的位置,围绕加强审计工作、完善审计制度、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审计体制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审计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和实现审计全覆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企业治理现代化和助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科学设置内部审计组织体系

  全面落实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总的要求是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具体要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其中,如臂使指就是强调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国有企业要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坚持党管审计,更加自觉地从政治的高度统筹和谋划内部审计工作,抓好内部审计工作顶层设计,保障党的决策部署、战略目标和企业各项工作目标有效实现。
  建立科学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科学的治理结构是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下属单位、分支机构较多的集团型企业应实行审计系统垂直管理,最大限度确保内部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同时,要科学确定内部审计人员编制,充分考虑所属单位资产和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地理分布等,除了配备会计、审计等专业人员外,还可以根据需要配备法律、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以充分满足审计监督的需要。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要提高政治站位,高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夯实审计人员专业能力,采取“内培外引”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优化审计人员结构,并加大与财务、风控以及营销等业务部门之间人才交流。全面从严管理审计队伍,严守纪律规矩,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审计队伍。

着力提升内部审计监督效能

  统筹审计资源,突出审计重点。科学谋划是提升内部审计监督质效的前提,内部审计机构要强化审计立项,统筹审计资源,在做好传统的财务收支等审计项目基础上,要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管理和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审计等有助于提升审计监督效能的项目上来。在审计过程中,要聚焦企业发展战略、重大经济决策、高风险领域、关键业务环节等重点领域深化监督,确保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风险导向审计,助力企业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内部审计要深入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前移监督关口,充分发挥“防未病”作用。重点关注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着眼于企业关心的重大风险领域和高风险业务环节,将审计资源向高风险领域倾斜。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逐步建立可量化的风险评价标准和动态化审计风险库。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离得近、看得真的优势,重点对投资、融资、并购、招投标、物资采购、工程项目等进行审计,加大事前、事中审计力度,及时发现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有效防范企业重大风险的发生。
  创新审计思路,提升监督质效。内部审计要创新思路,深化研究型审计,将研究型审计贯穿于审计项目全过程,并促进审计质量提升,把问题查深、查透,推动系统治理。强化科技赋能,积极推动科技强审,构建“业审一体”的数智化审计监督和作业平台,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审计覆盖面,提升审计时效性,实现由重点抽查向全面审计转变、事后审计向全过程审计转变,消除审计监督的盲区和死角,及时发现重大风险隐患。增强大数据审计应用,加大专项审计和跨层级、跨单位审计力度,做到“一审多果”“一审多用”,不断提升审计监督质效,服务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优化审计整改机制

  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落脚点,是审计成果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也是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监督效能的重要保障。
  建立审计整改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联动机制。企业应将审计整改融入巡察、纪检、人事、财务、法律等各方面监督工作,建立会商报告、信息共享、问题移交、共同整改等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实现审计整改多维联动,协同推进,全面提升审计监督质效。其次,要建立问责机制。增强审计整改的刚性约束。区分不同情形,分类制定追责问责的标准;对涉嫌违纪违法的行为,移送纪检监察部门。对属于国有企业违规投资经营责任追究情形的,要同时按照规定程序移交相关部门进行责任追究。再次,要建立闭环管理机制。审计发现问题要建立跟踪台账,实行清单销号、闭环管理。同时在整改过程中,内部审计要有别于其他审计,内部审计既要监督更要服务,要强化服务赋能,采取指导帮扶等方式,推动审计问题清仓见底,实现标本兼治。
  推动审计结果运用。被审计单位应当充分运用审计结果,举一反三,建立健全整改长效机制。上级单位应当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纳入对下属单位的考核指标范围,并将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在干部考核考察中有效运用。同时,建立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制度,多措并举促进整改落实到位。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管理咨询职能。管理咨询及建议是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扩大审计成果、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更要成为解决问题的参与者。要着眼管理层面和全局观察分析问题,找准问题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确保审计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能预防未来类似问题重复发生,从而实现内部审计促进企业完善治理、增加价值的目标,助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作者单位:山煤国际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14期

  • 第2025-04-13期

  • 第2025-04-12期

  • 第2025-04-11期

  • 第2025-04-10期

  • 第2025-04-09期

  • 第2025-04-08期

  • 第2025-04-07期

  • 第2025-04-06期

  • 第2025-04-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