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乡村振兴

实事解民忧 帮扶促振兴

——国机集团十一年定点帮扶平陆县记事

  提供108万元采购小型农用转运车,解决果农果园运输难题;投入220万元用于果品深加工企业购买设备;支持关家窝村建设蔬菜大棚,带动村集体增收和农户就业……从脱贫攻坚到巩固衔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自2014年定点帮扶平陆县以来,积极响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号召,十一年统筹调配帮扶资金6100万元,在平陆县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用一件件实事破解群众生产和生活难题,探索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帮扶路径。

从改善环境到扶危助困

  在平陆县常乐镇张家沟村,“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故事广为流传。2014年,恒天集团(后并入国机集团)驻村帮扶前,慕名而来的游客只能看一场相关电影。
  为了有效激活这一资源,第一任驻村书记景小川带领工作队成员积极行动,上太原、去运城,立项成功后,多方筹集资金,建成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纪念馆,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修建窑洞供游客休息,栽种竹子美化环境。如今,张家沟村成为全省第一批生态宜居示范村、省级生态治理村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每天都有300多人来参观,我们的旅游产业发展起来了,带动了农产品销售和农家乐发展,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贠卫国说,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农产品销售和农家乐兴起,脱贫户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5200元增长到2024年的13107元。
  圣人涧镇毛家山村地处深山,土地贫瘠。2019年,国机集团捐资30万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项目。如今,毛家山村墙面喷涂特色文化图景,宣传了当地历史文化和知青文化。主干道两侧草木繁茂,还建成小公园,提升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
  在帮扶困难群众方面,国机集团不遗余力。圣人涧镇东延村的张增邦,儿子因车祸全身瘫痪,国机集团帮扶人员主动上门,送上集团的特批救助金,并帮助填写申请救助表格,靠着政府和集团的救助金,家庭得以维持,孩子状况也逐渐好转。还有王崖村的梁卫潇,母亲是二级重度残疾人,再加上父母离异,母女生活窘迫。2022年起,县民政局和国机集团每年为她们送去5000元临时救助金,缓解了生活压力。
  从2020年开始,国机集团启动“同舟工程”帮扶项目,通过严格程序,对经政府救助后仍困难的家庭再次救助。截至目前,该项目共救助231人,发放救助资金110万元。
  此外,国机集团出资10万元资助50名特困中小学生,还拿出50万元定点帮扶资金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购置设备,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

从传统农业到高效农业

  发展产业是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根本。
  “这里有12亩梨树,我在这块地种了七八年。病虫害防治是梨树管理环节最大的投入。以前都是人工打药,每亩费用是55元-60元,而且如果操作不当,还会危及打药人的健康。现在用弥雾机打药,一亩地才20元,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在张村镇辛店村的国机平陆玉露香梨示范基地,仝创寿高兴地说,去年一亩地纯收入5000元,靠卖梨果的收入,他在县城买了一套单元房。
  史朝霞经营果园有20多年了,她说:“过去除草用的是人工,这么多地得雇4个人干4天,花费2000元。现在用机器除草,轻松多了,除这一片只要1000元。”
  这些弥雾机、除草机,是国机集团捐赠给平陆县鑫店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除此之外,还捐赠了秸秆粉碎机、旋耕耙、施肥机,以及两辆拖拉机。这些农机以优惠价格为种植户服务,还为特殊困难户免费服务,降低了种植户果品管理开支,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在张村镇关家窝村,2019年国机集团帮扶人员发现当地大棚设施简陋、收益不高,便推进土地流转,拆除旧棚,建设24个高标准温室大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园种植多种果蔬,每年为村集体带来24万元收入。村民赵百伟租大棚种植草莓,相比自己建棚,节省了前期投资,一亩地纯收入达1万元。这两年,国机集团又在关家窝村新建多个大棚,扩大了产业园规模。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2020年-2024年,国机集团拨付130万元培训资金,累计培训1.3万人次。聘请专家现场教学,培训内容涵盖植保、病虫害防治等。圣人涧镇南村果农孙海生参加培训后,学到了科学的种植技术,扩大了种植规模,家庭年收入达10万元,还通过抖音展示水果管理经验,被称为“时尚大叔”。

从产业发展到教育提升

  国机集团的帮扶十分注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平陆县适宜水果种植,但此前水果产后销售及附加值提升存在问题。2023年,在国机集团支持下,平陆县建设元气岭(山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万吨果汁生产项目。同时,国机集团牵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科技攻关,打通农业产业链痛点堵点。该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投产后将收购果农整个果园的水果,帮助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实现多方共赢。
  “零农残免套袋”技术可解决苹果套袋难题,减少病虫害,降低成本。国机集团积极推动该技术在平陆县推广,去年推广面积近千亩,果农每亩地减少投入1000元-1500元。张店镇軨桥村刘满星采用该技术后,梨园收益大幅提升,2020年挣了13万元,去年18亩梨园纯收入增加到26万元。他感慨道,“在国机集团帮助下,生产物资送上门,技术服务全程管,产下的梨又保收。我这一年除了种好地,其他什么都不用操心。”
  部官镇西太村的国机平陆现代农业采摘示范园也在国机集团支持下发展良好。示范园的樱桃种植采用大棚与露天相结合的模式,形成完整产业链。大棚樱桃产值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长,还吸引外省种植户参观学习。园内应用先进设备,保证了樱桃的高商品率,成为全省高水平的产业园。
  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国机集团2019年-2022年投入410万元培训资金,惠及平陆县众多学校、教师和学生。2023年,为助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平陆县利用相关基金在3所优质学校安装全链接教学服务设备,建设精品录播教室,实现全县多媒体设备互联互通。
  通过教育城域网不仅能共享名校课堂、名师课堂等,还能实时查看教情学情,实现精准教学。该项目覆盖全县多所学校,减少了城乡教学资源差距,降低了教育成本,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国机集团派驻平陆县挂职副县长陈雨对记者说:“我们的驻村帮扶工作涵盖救助、产业、生态和教育等多个领域,十一年来,从多个维度提升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发展能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央企的责任与担当,为平陆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本报记者李全宏 本报通讯员范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20期

  • 第2025-04-19期

  • 第2025-04-18期

  • 第2025-04-17期

  • 第2025-04-16期

  • 第2025-04-15期

  • 第2025-04-14期

  • 第2025-04-13期

  • 第2025-04-12期

  • 第2025-04-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