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田田从西安给我发来信息:“哥,任姨因病已经离世,遵照她生前遗愿,后事一切从简,未惊扰亲友,我也是刚刚收到信息……”直到今早,我才看到这条微信,心底涌起一阵酸楚。母亲去世3年后,我第一次有这样心痛的感觉。酸楚中,我仿佛又看到了母亲慈祥的面容,与任姨共度的温馨时光如潮水般涌来。
认识任姨,源于她是母亲的挚友。10年前,年过古稀的她,仅凭一个手机号码,回到阔别55年的中条山。未等母亲看清她的容貌,她就一把搂过母亲:“艳丽,你知道我找你多不容易。这些年我不知打听了多少人,想你想得睡不着就唱你教我的歌。前些年我打听到你的座机号,满心欢喜地打来,不是打不通就说是空号,我想着你应该是换了号码。前几天刚打听到你这个号码,我就跑来了,妹妹你不会怪我太唐突了吧……”她眼里的光刹那间把昏暗的走廊点亮。母亲紧紧攥住任姨的手,仔细端详着她的面庞,半天没回过神来。
20世纪60年代初,任姨从西安冶金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晋南中条山公司胡家峪矿实习。那时,矿办公楼刚建成,多数人仍栖身于破旧的帐篷中,取暖仅靠小火炉。尽管天气寒冷,但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在青年们的胸中燃烧。矿上对学生尤为关怀,将仅有的几间油毡小屋优先分配给了学生。油毡房就是干打垒房子,将油毡纸铺到屋顶。屋子不大,七八个姑娘挤在一张通铺上,洗漱用品得放在外面。
工地上、矿井下,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学生们在繁重的劳动之余,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排练节目前往各地慰问演出,涵盖歌曲、表演唱、舞剧等多种形式。宣传队虽规模不大,却汇聚众多精英,他们多是从北京、上海、长春等地的机关、高校主动申请来参加矿山建设的,个个能歌善舞,有的甚至是各省市歌舞团骨干。对于从小在西安长大的任姨来说,听惯了秦腔和信天游的韵律,排练曲目对她而言是天书,更不用说演唱了。眼看就要拖后腿,她急得嘴上起泡。这时,母亲主动请缨,成了任姨的“辅导员”。
母亲当时只有17岁,却已有两年工龄。13岁那年,她牵着4个年幼的弟妹,随姥姥从锦州出发,经北京、太原来到太谷新村。未及安顿停当,姥爷又奔赴新的工作岗位中条山铜矿,这里是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跃动的工业心脏。1958年,趁着姥爷去北京出差,15岁的母亲领着两个闺蜜放弃学业,奔赴八百里外的中条山麓,郑重向组织递上了参加革命工作申请书。
夜幕缓缓降临,母亲盘腿坐在炕上,一字一句教任姨唱歌,帮她纠正发音。任姨则偷偷教母亲唱陕北民歌,教母亲辨别矿石品位高低。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进步,让两个年轻人的友谊迅速升华。到了演出时,任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谦和、热情是任姨给我的第一印象。听人讲话时,她会一直看着你的眼睛,脸上是鼓励的微笑;等到你停顿下来,她才不急不缓地提出问题,引导你讲述她感兴趣的事情。我是个不善言辞的人,第一次与任姨见面,却变得滔滔不绝,从晋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到中条山战役背后的故事,再到矿山上从1956年开始的那段光辉岁月。
为了让任姨全面了解矿山发展现状,我特意邀约时任铜矿峪矿党工部部长贾锋刚全程陪同。惊喜的是,他也毕业于西安冶金学院。两个人从校园往事聊到有色行业发展,那浓浓的校友情谊装满了整个车厢。
车辆驶入铜矿峪矿区时,任姨挺直脊背,眼睛贴向车窗。矿山用漫山的翠绿迎接她的到来,铜矿峪矿指挥中心和选矿厂在阳光下熠熠发光。20世纪50年代,为打破以美国为首的36个国家对我国的“封锁”和“禁运”,地质学专家王植带领以清华、北大师生为主要技术力量的勘探队,首次探明细脉浸染铜矿,规模巨大,远景可观,是我国大型铜矿之一。在这里,先后探明了11处中小型矿床。
任姨在中条山铜矿待的时间虽不长,却一直牵挂矿山建设。参观的过程中,她紧紧拉着母亲的手,一遍遍念叨:“不敢想,真的不敢想。以前下井,那些沉重的设备和物资靠人拉肩扛,一路走到井下岗位,早已是汗流浃背、疲惫不堪。而现在,矿山变得如此现代化、自动化,只需坐上班车,就能轻松抵达3000米深的井下。”她又叮嘱我,要好好宣传矿山的发展,让更多人了解矿山、投入到矿山建设中。
垣曲之行过后,任姨发来一篇文章让我指正。我回信说:“任姨您太谦虚了,您是北京的大编辑,在有色系统耕耘一辈子,让我这个晚辈指正,实不敢当。”最终,我仔细研读数遍,提出了一些建议,她都采纳了。
任姨的坚韧与执着令人感动。即便在病榻之上,仍心系矿山,面对生死从容不迫。去年夏天,她发来信息:“建斌,早上好,你总问候我,我很感谢。现在女儿又给我转到一家中医院,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我本来还希望把你委托的事情一点儿一点儿做,但是关于中条矿山70年的发展史,我感觉我了解得太少了。那么多的事情从哪几点来突出呢?总是需要思考。一息尚存,就再做努力吧,我自己一边养病,一边加油。谢谢惦念。”
去年“五一”劳动节,任姨在北京家里摆了鲜花,祭奠我母亲。她知道母亲喜欢花,特别是月季,高贵而不娇俗。她挥毫写下“天地有节,艳丽中华”几个大字,既寄托了对国家与矿山的深情祝福,又将自己和母亲的名字镶嵌其中,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人生犹如一座矿山,唯有不懈挖掘,方能窥见璀璨的真金。写下这篇文字,不仅为了纪念任姨,更是为了纪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老一辈矿山人、矿山建设者们都和任姨、母亲一样,肝胆相照,意气相许,把个人意气融入时代春风。
刘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