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淑婷
太行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新时代弘扬太行精神,必须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加强党性修养,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勇挑重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的力量。
巍巍太行山,滔滔漳河水。在这片饱受战火考验和革命洗礼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太行军民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用忠诚与担当铸就了彪炳史册、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太行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孕育于烽火岁月中的精神瑰宝,蕴含着“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和伟大情怀,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
弘扬太行精神,核心是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之于个人,是精神支柱,是政治灵魂;之于一个政党,是干事创业的基石,是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在烽烟四起、血雨腥风的年代,理想信念作为太行精神的灵魂,是支撑我们党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精神源泉。中国共产党人带领根据地党政军民以“坚强的意志,奋勇的精神,不疲倦的工作”,解放了华北地区。革命先辈们在太行山铁骨铮铮、英勇不屈的身影,正气凛然、临危不惧的誓言,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的坚守,构成了我们党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这个曾经山河破碎的国度才得以浴火重生,走向独立与富强。坚定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思想内核,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征程的经验总结,也是新征程上铸就新辉煌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弘扬太行精神,必须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弘扬太行精神,重点是加强党性修养。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面对敌人的残酷“扫荡”与严峻的自然灾害,我们党带领群众开展自力更生的大生产运动,节衣缩食、同甘共苦、生死与共,战胜了经济上的极端困难。中国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纯粹的党性修养。传承太行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基因,有利于锤炼党性,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必须树牢道德高线,牢记“三个务必”,讲规矩、知敬畏、存戒惧,自觉远离低级趣味,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旨趣,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锤炼“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从先进榜样中找到人生坐标,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行动准则,确保党性觉悟得到提升、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作风操守得到净化。
弘扬太行精神,精髓是矢志担当奉献。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始终熠熠生辉。回望那段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岁月,广大太行军民横刀立马、斩关夺隘,成千上万的八路军指战员、民兵和支前抗战的民众为国捐躯,他们超越个体与小我,献身民族解放事业,以血肉之躯谱写了慷慨悲歌,铸造了血脉精魂。这些英雄儿女们有的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条件,有的背离了安逸的人生轨迹,在历史的丰碑上刻下了一个个大写的“人”,用生命和热血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历史答卷。今天,面对“两个大局”互相交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唯有矢志担当奉献,心系祖国、胸怀全局,斗志昂扬、迎难而上,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勇挑重担,成为捍卫民族利益的脊梁和捍卫人民利益的柱石,才能以实际行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弘扬太行精神,关键是坚持团结奋斗。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武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创造性地采取麻雀战、地雷战等作战形式,使日本侵略者深陷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百团大战中,军民团结协作,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以排山倒海之势赢得战争胜利。历史证明,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一旦被充分激发和凝聚,就能创造出改天换地的历史伟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个人、民族、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是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最伟大梦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领悟太行精神,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以“愿拼热血卫吾华”的英雄气概,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集体事业。在向下扎根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向上生长中葆有人民情感,努力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坚持团结奋斗,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凝聚起磅礴的社会力量,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太行精神谱奏的华彩乐章,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主旋律,是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孕育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品格的结晶,太行精神将继续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着眼于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大力弘扬太行精神,积极做太行精神的继承者、践行者和弘扬者,从太行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