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周刊·践悟

打造山西文旅康养幸福产业

  

张勋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国家“十四五”规划部署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文旅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支持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康养产业以破竹之势成长,已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正在加速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我国旅游发展已经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文旅产业是提振消费的重要引擎,作为综合性产业,涉及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体育赛事等诸多产业,关联性高、辐射面广、带动性强,一次旅游可以激发多方面消费需求,形成产业发展乘数效应,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征。文旅康养产业既是文旅消费升级的新刚需,也是绿色高端的新产业。山西文旅康养资源丰富、品位突出、文脉悠远、物产道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发展比较优势。近年来,我省各级文旅部门持续深化文旅康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厚植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竞争力”,持续推动全省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影响力。
  山西季节特色鲜明、乔灌花草搭配、高低错落有致、花彩色景交融,出门见绿,抬头赏花,移步皆景。山西北部地区夏季犹如自带室外空调、几无蚊虫。“九曲黄河奔腾不息,巍巍太行绵延不绝。”优越的自然康养禀赋、良好的气候环境、丰厚的历史积淀、多彩的民俗文化、健康的饮食习惯,都为山西康养产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山西正在成为全国重要旅游康养目的地、京津冀养生养老“后花园”、周边省市夏季避暑养生地。比如,人文荟萃的晋城,更是有康养产业的天然底蕴,是有“颜值”、有“温度”、有“品位”的康养胜地。
  要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将康养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提高康养水平,改善健康公平。同时,把握康养领域发展规律,营造绿色安全的康养环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转变服务模式,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康养服务从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转变到康养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提升康养服务水平,努力把康养产业打造成愉悦身心的健康希望产业,促进转型的幸福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的民生产业,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康养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
  提升文旅康养产业质效与丰富产品业态。一是吸引国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家、业内精英达人,投资山西康养产业,共同开拓山西康养产业发展。二是利用数字化赋能康养产业多业态、多元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开展中医药文化促进康养产业发展、生物医学大数据与精准健康管理、中医药赋能山西康养产业等专题讲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普及科学康养。三是以康养短视频大赛、康养高峰论坛、康养旅游嘉年华、康养招商推介、康养国际围棋邀请赛、国际摄影大赛、文旅康养城市联盟大会、太行山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方式展示推介“康养山西”。四是打造“山西的夏天”为主题的消夏避暑康养游,吸引更多游客到山西享受“慢游生活”,利用康养村院、村宅民宿等各类康养机构,满足不同消费。五是打造古堡山水、互动演艺、特色演出、地方小吃等丰富多元的文旅康养业态。
  以三晋大地深厚文化底蕴滋润文旅康养产业。在历史长河中,三晋大地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是发掘三晋大地深厚文化资源,打造西侯度文化,神农躬耕、舜耕历山等神话传说情境表演体验项目。二是让游客欣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山西诗人勾勒的诗景;感受诗歌“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弯弓闪闪千叶落,汤锅滚滚百浪淘。近如玉簪从天降,远似柳叶下枝梢。”与山西悠久的面食历史、面食技术与艺术。此外,挖掘三晋大地文化资源成图、音、影,滋润游客心灵。
  文旅康养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双重战略驱动下,农文旅产业和康养产业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乡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的休闲和康养空间。一要立足乡村资源禀赋优势,融合有机生态农业和优美环境、绿水青山等健康资源,推动由“卖产品”向“卖风景”“卖体验”转变。二要打通政策通道,解决退休回乡定居人员居住问题,实现回乡康养、推动乡村振兴。三要发掘乡村农业资源的健康新功能和新价值,提供更安全、营养的有机食品,提供更多样、个性化的农产品,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等农产品,不断拓展农业功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激发乡村产业振兴新活力。(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14期

  • 第2025-07-13期

  • 第2025-07-12期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7期

  • 第2025-07-06期

  • 第2025-07-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