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周刊·践悟

精准施策抓机遇 乘势而上谋发展

  

张跃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山西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是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西锚定新质生产力,在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我省要牢记领袖嘱托,抢抓战略机遇,强化与中西部省份交流合作,乘势而上加快发展,为深化全方位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多措并举,山西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取得明显成绩。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成立了山西省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围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能源转型等方面谋划了一批示范性好、带动效应强的重大项目,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从经济发展看,经济结构由先前过分倚重传统工业,转变为第三产业(占比51.31%)占据“半壁江山”以上:第二产业(占比43.23%)占有较大比重的发展特征。从科技创新看,截至2024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4155家,专精特新企业达2392家,区域创新能力全国排名上升5位。从生态保护看,2024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31,实现七年连降,优良天数比例达74.2%。全省94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水质,优良水体比例达93.6%,连续两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从民生改善看,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完善产业创新生态,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借鉴湖南长沙打造国家智能制造先行区建设经验,将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作为传统产业转型重要突破口,以场景创新驱动传统产业改造,按照“场景、车间、工厂、标杆”发展路径,支持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依托我省高水平创新平台,与中部其他五省共建跨区域创新联盟,吸引外部技术、资本和人才。借鉴江西南昌科技成果转化经验,聚焦装备制造、煤化工、氢能、新材料等领域,采取“揭榜挂帅”制、赛马制等组织方式,分类推进技术攻关,打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有效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统筹布局若干成果转化基地,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配套体系,设立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探索共建科技园区、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飞地等,推行“项目在高校、成果返山西”模式,持续提升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效能,实现互利共赢。鼓励省属企业与中部地区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一批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采用“以投带引”招商引资模式,结合各市产业发展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发挥省内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投资手段引育新产业,撬动社会资本,推动项目落地。
  强化物流枢纽功能,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推动太原、大同、临汾、长治4个国家物流枢纽提档升级,围绕以煤焦钢、大宗商品、特优农产品中转集散为重点,加快构建“枢纽+通道+网络+平台”的现代化供应链体系,推动多式联运发展,拓展开放通道,提升开放能级。加快完善铁路通道,推进繁忙路段扩能改造和复线建设,新建连接场站及重要物流园区的支线和联络线,扩大铁路路网覆盖面,完善铁路煤运通道建设,强化重载货运网。加快完善公路通道,积极推进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大通道建设,着力提高省内和省际重点城市之间骨干通道以及煤炭能源通行能力,推进高速公路联网、补网和通道扩能,打通“出省口”、贯通“断头路”。加快完善航空通道,推进太原武宿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和支线机场扩容升级工程,统筹建立国际航空货运快速中转服务机制,推动开通“一带一路”国际货运航线,进一步提高客机腹舱载货利用率。扩大低空运输规模,拓展开发低空特色场景,丰富无人机物流试点配送等低空物流应用。
  发挥文化旅游优势,打造资源型经济转型强引擎。优化文旅线路,挖掘千里黄河风光游、巍峨太行探险游、晋东南古堡深度游、寻根问祖文化游、晋中晋商文化游等特色串联路径。集中力量打造旅游热点门户城市,梯次培育“9+13”龙头景区,加快10个文旅康养集聚区和50个示范区项目建设,打造旅游名城名域名县名镇,推进景区提质升级。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优质服务供应。提升“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等级,完善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公共服务体系,配套建设观景台、骑行绿道和游步道,建好沿线乡村特色驿站。合理规划推动各地接待能力稳步提升,挖掘现有存量住宿供应潜力,与中高端住宿品牌合作,改造一批精品酒店,满足游客对于住宿体验和服务品质的需求,打造安全绿色环保、服务质量一流,符合当地旅游发展定位的住宿业态。深入挖掘山西独特的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形象和品牌。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和游客群体,制定个性化的宣传营销策略,构建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IP矩阵。办好山西文博会、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康养大会、平遥国际电影展、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提升文旅影响力。强化信息赋能,打造官方文旅数字平台,集合旅游咨询、在线预订、智能导览、互动体验等功能,实现一码游山西。
  深化区域协同联动,着力推动产业跨省合作融合。强化与中部兄弟省份协同联动,谋划推进重大合作项目和重要合作事项。探索设立区域合作引导基金,加大对跨省(区、市)的重大基础设施、流域环境治理、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立足我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制造业振兴升级主攻方向,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链培育、特色专业镇打造等重点任务,深化与中部其他五省产业分工合作,统筹推进我省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北斗规模应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布局绿色氢能、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作者为山西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21期

  • 第2025-07-20期

  • 第2025-07-19期

  • 第2025-07-18期

  • 第2025-07-17期

  • 第2025-07-16期

  • 第2025-07-15期

  • 第2025-07-14期

  • 第2025-07-13期

  • 第2025-07-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