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越来越多的女性正从传统的“幕后支持者”转变为“台前主力军”。她们中,有熟练驾驶农机驰骋田野的农机手,也有自由操控无人机进行“一喷三防”的“飞手”,更有手握直播设备丝滑宣传家乡美景、美食的主播。从数字赋能到产业升级,从文化传承到生态保护,“她力量”在乡村振兴这一宏大叙事中,以独有的智慧与坚韧,创新力和亲和力,成为撑起乡村脊梁的中坚力量,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这已不再是口号,而是无数乡村女性的真实创业图景。长治市岭头村最早带货的微商“郭姐”郭晋平,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到成为直播网红,引领了村里的直播热潮,推动了全村农产品出村进城。“她智慧”正在重塑农业生产力,更多像郭姐这样善于学习的女性人才正成为乡村产业升级的“巧匠”与“闯将”。
如今,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农业已从“体力活”转向“技术活”,传统的男性“力量优势”不再明显,而女性在精细化管理和技巧性应用方面的擅长使她们在可持续农业中具有天然优势。同时,由于许多地方男性出去务工,女性留守家庭,也使女性必须承担起原来男性承担的那部分农活。
在乡村治理的舞台上,女性人才正以细腻与坚韧,勾勒出基层善治的新轮廓。一些女性村干部,以女性特有的沟通优势与共情能力,巧妙化解了村内多年积累的矛盾纠纷,为乡村振兴夯实了治理根基。而且,女性往往更加关注留守儿童与老人,许多女性驻村干部,整合资源设立“互助学堂”和“爱心食堂”,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织密了乡村的温情纽带。女性在基层治理中展现出的沟通协调韧性、情感关怀能力,在构建和谐善治乡村过程中不可或缺。
在文化传承方面,女性以匠心之手守护着乡愁文脉新活力。传承面塑、剪纸、刺绣等非遗技艺的主力军,往往是女性。女性文化人才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与持久的耐心,成为乡村文化根脉的重要守护者。现在许多地方的非遗技艺展示与乡村旅游结合,女性在文化IP打造、乡村旅游运营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感染力与创意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深沉而持久的灵魂魅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实施乡村巾帼追梦人计划和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从国家战略的层面充分肯定了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虽然已升级,但仍需更多制度性支持,如加强培训、建立互助机制,能显著提升女性创业成功率。“妇联组织议事”等创新制度,则能确保资源与需求的高效对接,让更多乡村女性绽放光芒。
当然,乡村振兴战略中“她力量”的充分释放,还需要全社会继续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桎梏,为女性人才在乡村的广阔天地中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与支持,让更多的“她们”被看见、被赋能。当“半边天”的光芒在希望的田野上尽情闪耀,乡村全面振兴的愿景必将加速照进现实,书写出更加生机盎然、和谐美好的时代新篇。
王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