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周刊·践悟

着力做好“土特产”大文章

  

赵展军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而产业振兴必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我国土特产年产值近5万亿元,有效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产业集聚升级,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有助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带动和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强乡村经济整体实力。

  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省,由于独特的地形地貌,发展演化成旱作农业大省、特色农业资源大省,是我国有机旱作农业的根之所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样的气候条件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优质多样的特色农产品。山西“土特产”种类多、品质好、特色鲜明,市场潜力巨大,是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方能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近年来,全省奋力书写“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持续打好有机旱作、特色种植、加工转化三副牌,推进晋中国家农高区建设与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和西干果五大平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业专业镇,一批具有山西区域特色的农产品正在叫响全国市场。当前,我们仍需要汇聚各方力量,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开创性,做优做强山西“土特产”,形成“金”字品牌、“晋”字形象。
  聚生产之力,筑牢产业根基。第一,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我们应加快构建体现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农产品加工园区开始,打造集科研创新、专用品种、原料基地、加工转化、现代物流、便捷营销、承接上中下游的现代化土特产品产业体系,发挥当地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优势区的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第二,要推进生产模式升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山西应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生产模式升级。通过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将分散的“小众”土特产品握指成拳,打造成乡土特色品牌,对接国内国际大市场。其中,注意要将产业链更多环节留在当地,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第三,要推动土特产品加工模式升级。一方面,要重视科技赋能。部分土特产品存在保鲜时间短、口感差等问题,成为发展瓶颈。各级政府要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或技术攻关,如霍州市委市政府支持霍州年馍解决保存时间短的问题,实现突破性发展。另一方面,要推动加工业优化升级,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实现多元化开发和多环节增值,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把更多机会留给当地。例如,山东省金乡县700个加工企业把大蒜加工成调味品、精油、胶囊等百种产品,可以借鉴其经验做法。同时,大力推动改造现有加工设施,支持预冷烘干、储藏保鲜、鲜切包装等设施的合理建设、升级,发展智能化、清洁化精深加工。
  聚物流之力,畅通产品流通。农村物流是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高质量的农村物流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并将其融入农村特色产业、物流、营商环境体系中。其次,要制定政策,鼓励、扶持小微物流公司健康发展,构建村组集运、乡镇收集、县城中转的分层化物流体系。最后,要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打造智慧物流场景,降低偏远地区土特产物流成本,实现土特产品货畅其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大市场。
  聚营销之力,提升产品知名度。首先,要在实施“数商兴农”工程中,培育土特产品专业电商力量。同时,搭建平台使土特产品商与专业电商平台合作,提高土特产品名气和销量。其次,要大力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促进工程,推进“有机旱作·晋品”“山西精品”等山西标准产品认证工作,鼓励相关市场主体申请标识,符合条件的要及时赋标,尽快、有力地推动其全面落实。
  聚监管之力,确保质量安全。土特产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一要持续严厉打击土特产品制假售劣。强化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措施,确保土特产品产得出、产得优。二要完善质量监测标准体系,在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建立标准、全过程执行,加大抽检频次,把好消费末端安全关;建立监管清单,加强对流动性、作坊式生产个体的质量抽查和安全检测。
  聚文化之力,实现产品文化升级。要加强对饮食等土特产品的研究,提升其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实现文化加持、科研加持和产品特色的有机融合。例如,霍州市自觉挖掘年馍文化内涵,将风土人情、历史底蕴、匠心精神、民族韵味融入其中,凝练提升为传承千年的传统小吃、体现民俗的文化瑰宝、走向全国的支柱产业。在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可以在产品形象、营销宣传等方面,融入时尚创意元素,充分体现山西风情,博得消费者青睐。可选取典型土特产品,由农业农村厅、文旅厅等相关部门牵头,组队挖掘文化内涵,多渠道打包宣传,讲好“山西故事”,使土特产品产业和文化旅游得到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定襄县受禄乡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04期

  • 第2025-08-03期

  • 第2025-08-02期

  • 第2025-08-01期

  • 第2025-07-31期

  • 第2025-07-30期

  • 第2025-07-29期

  • 第2025-07-28期

  • 第2025-07-27期

  • 第2025-07-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