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这道路硬化后出行方便了吧?”阳城县东城街道小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光亮笑着问。
“是呀!往年这里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一遇下雨天,泥水顺着山势直淌到街上,实在不方便。”今年70多岁的村民张龙虎回答道,“现在不仅拓宽硬化了道路,还建起了小公园,真是太好了。”
8月初的一个清晨,夏日的暖阳透过树叶,静静地洒在小庄村岭孔思园的绿草坪上。望着焕然一新的“口袋公园”和宽敞干净的环村道路,李光亮和张龙虎唠着家常。
这样的幸福变化,得益于小庄村去年以来推行的“六事”工作法:群众“说事”、两委“理事”、代表“定事”、书记“办事”、多方“成事”、村民“评事”。
村民口中有一条连接南北的环村便道叫“肠梗阻”。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这条道路无法拓宽硬化,给村民带来诸多不便。去年在村民议事会上,部分村民提出了这个问题。
按照“六事”工作法,第一步是群众“说事”。李光亮和村支“两委”一班人深入走访,找准症结后,请来党员代表“定事”,充分化解矛盾,解开群众心结。最终,成功推动了环村道路硬化、亮化和“口袋公园”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在村民的支持声中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小庄村还依托“六事”工作法,组织党员干部义务出工出力,沿芦苇河修建了一条3米宽、600米长的田间道路;投资20多万元完善阵地建设,修缮亮化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剧院大舞台等基础设施;投资16万余元美化亮化村内街道。
美丽乡村如何打造?还得由群众“说事”。村北的高速路桥下,紧邻八甲口商业主街有块空地闲置多年。李光亮介绍,在村民议事会上,有群众提出可盘活村集体存量资产,增加集体收入。群众“说事”后,“两委”积极“理事”,争取资金进行场地硬化、停车位划设和路灯安装。目前,投资300多万元的“咕嘟泉商贸城”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项目建成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增加20多万元。
去年以来,依托“六事”工作法,小庄村解决群众诉求20余件,为群众办实事13件,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李卫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