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的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鼓舞了几代人的成长,我相信还会继续激励农村的亿万青年在新时代寻找自己的路。一直以来,我是路遥的追随者。系统阅读了厚夫的《路遥传》之后,我对路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他无疑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思想是深邃的,并富有激情。无论处在怎样的境遇里,路遥都称得上生活的一位勇士。他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如夸父追日一般,成就了非同凡响的人生。
路遥对生活是认真并较真的,他经历了苦难的童年生活。由于家里非常贫穷,也为了能够吃饱饭、能上成学,他8岁的时候(1957年深秋)就由父母做主过继给了自己的伯父王玉德,在那个饥饿吞噬人们的年代,路遥在童年时期总喜欢“爱吃的”,他自己也坦言小时候把苦受尽了。的确如此,在一个七八口人的大家庭里,能够吃饱饭那是多么不容易啊!路遥在3岁的时候发高烧40度,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差点没命,后因巫婆摆治才挺过去;再就是五六岁时上山砍柴跌落在一个草窝里,也差点送命,后奇迹般地活过来了。路遥小时候砍下的柴,捆得有模有样,摞得整整齐齐。他母亲马芝兰老人回忆,摞下美美一摞,俊得人贵贱不能烧。足可见,路遥从小就是一个做事有规矩的人。
路遥是一个富有个性的人,为了自己能够上学,父母让其给大伯父“顶门”,他为了改变自己穷苦命运,不管家里多穷困都坚持上学,为了上学,他费尽了周折,可以说,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路遥养成了极度自强的心理。在小学的时候,他一直就是村小学的“孩子王”,1963年的陕北延川,处于极端贫困时期,路遥坚持要参加全县的小学升初中的统考,他要证明这几年来是认真学习的,自己是有能力考上的,结果他在全县一千多名考生中,取得了排名全县第二的好成绩。他养父不同意他上学,给了他一把小镢和绳子,他跑到沟里把这两样工具全扔了,然后独自进城寻找解决的办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命运自己安排”,人要勇敢地走自己的路!路遥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路遥是一个大写的人!他为了写作《平凡的世界》,整整准备了6年时间,其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比如:他三次阅读《红楼梦》、七次研读《创业史》,翻阅了10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陕西日报》《延安报》合订本,阅读了大量的理论、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和宗教著作等等。他为了深入生活,亲自下煤矿体验生活,为他写作长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路遥忠实地践行了自己的人生诺言与誓言。他留下的《平凡的世界》是不朽的,生活在继续,路遥永远定格在了人们记忆深处。
“一颗璀璨的星从中国的天宇陨落了!”“一颗智慧的头颅终止了异常活跃异常深刻也异常痛苦的思维。”这就是路遥。
路遥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留下的文学作品仍然被读者阅读,他的故事依然被传颂。
路遥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他生命的成色是高质量的。路遥的生命是辉煌的,无愧于他的人生,无愧于哺育他的黄土地与人民!
致敬路遥!愿更多的人能从他的人生精神与智慧作品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白如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