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党建

通过夯实组织、多元共治、服务升级——

【党建故事】祁县三项举措打通小区治理“末梢”

  小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8月7日,记者在祁县采访时了解到,祁县将小区党建作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的关键一招,通过夯实组织、多元共治、服务升级举措,有效破解城市基层治理难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家园。

支部建在小区
筑牢小区治理根基

  曾经,水泥墙隔绝了人心,各家大门紧闭,互不相识。为打通邻里关系,2022年10月以来,祁县金泽苑小区把“支部建在小区”,32名党员积极参与“我家有党员”行动,在家门口张贴统一标识,主动亮明党员身份,参与小区政策宣讲、收集民意、协调纠纷等工作。小区党支部以“点亮爱的火光传递家的温暖”为主题,组织小区居民常态化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渐渐地,小区居民从陌生到熟悉,归属感越来越强。
  “谁家遇到麻烦,只要在小区微信群里说一声,肯定会一呼百应!”小区党员张大姐自豪地说,过去业委会自发运作,经常遇到难题卡壳,如今有了小区党支部,许多事情都好办了。
  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祁县将“党员到社区报到”细化为“到居住小区报到、承诺、践诺”,让党员在“生活圈”里发挥作用。目前,全县261个小区已实现党组织全覆盖,组建91个小区党组织并实现实体化运行。同时,投资30万元重点对4个标杆小区、9个县级示范小区党群服务站进行标准化建设,打造“小区党群服务站+X”多功能阵地,设置图书角、议事协商室、文化休闲区,将温暖活动延伸到日常,党群联系的纽带越来越紧密。

创新“共治模式”
破解小区治理难题

  近日,祁县御景居小区居民代表在得知本小区住户杨大姐因手术生活愈发困难后,立即组织召开“4+N”工作联席会,决定由小区党支部帮助杨大姐向社区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用实际行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让杨大姐感受到小区大家庭的温暖。
  这样的暖心案例,正是祁县城区强化基层赋权赋能、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缩影。近年来,祁县引导小区党支部与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小区事务,搭建四方议事协商平台,累计收集居民需求708条、梳理“资源清单”426项、“项目清单”87项,确保小区治理“干有方向”。
  同时,各小区党支部积极发动小区老党员、退休干部等组成“小区志愿服务队”,参与小区治理,成功化解邻里矛盾60多件,让“熟人力量”成为基层治理的鲜活纽带,推动小区治理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聚焦“民生温度”
擦亮小区服务底色

  “自打成立了居民代表议事协商会,小区越来越像个温暖的大家庭,人情味越来越浓了。”祁县光盛小区的李大妈开心地告诉记者,“如今的小区,活动休闲场地有了,不方便出门办的事有人搭把手了,逢年过节还有热闹的活动,大家的幸福感、获得感实打实地提升了。”
  这一切的改变,源于光盛小区党支部牵头成立居民代表议事协商会。为解决居民的烦心事、琐碎事,议事协商会主动对接小区物业,推动增设健身器械,提议将200平方米的小区游园提档升级,还建起2个“平安驿站”,从根源上解决了电动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
  不仅如此,小区党支部党员们还主动认领服务岗位,发挥各自专长,开设假期义务辅导班,常态化开展义剪、义诊等志愿服务280余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代办高龄津贴、低保申办等民生实事480余件;结合“学雷锋”服务月、高考、“七一”等重要节点,免费发放爱心文具包、组织文艺表演等活动……一桩桩实事落地,党群关系在服务中升温,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裴云锋 王倩茹 周克彬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10期

  • 第2025-08-09期

  • 第2025-08-08期

  • 第2025-08-07期

  • 第2025-08-06期

  • 第2025-08-05期

  • 第2025-08-04期

  • 第2025-08-03期

  • 第2025-08-02期

  • 第2025-08-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