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态

我省“十四五”林草改革发展交出亮眼答卷

森林覆盖率提升 华北豹种群数量全国居首

  本报讯(记者张丽媛)8月15日,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省林草局举办践行“两山论”暨“十四五”山西林草改革发展成果新闻通气会,从国土绿化到资源保护,从生物多样性守护到绿色产业振兴,全方位集中介绍了我省“十四五”期间林草生态建设丰硕成果。
  法律法规的实施成为生态保护的“定盘星”。全省设立4.09万名林长,6个省级总林长令层层压实责任,“林长+检察长”等联动模式在全国推广,让每一片山林都有了专属守护者。《山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山西省禁牧轮牧休牧条例》等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林草生态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与政策支撑。
  国土绿化的“山西速度”不断刷新纪录。“十四五”以来,全省完成营造林2100万亩,2021—2023年人工造林面积连续三年位列全国前列,沿黄19县(市)和省直林局经营范围内实现基本绿化,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2.22%,超额完成增长目标。布局实施太行山吕梁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高位推动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让荒山披绿、沟壑生金。同步开展每年100万亩未成林封育保护和100万亩森林抚育,治理360多万亩退化草原,洪洞县汾河湿地晋级国家重要湿地,实现“零”的突破。同时,“十四五”防沙治沙任务提前完成,在晋北古长城沿线筑起坚实防风固沙屏障,使我省防沙治沙考核连续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成为生态向好的生动注脚。我省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不断完善,太行山国家公园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274处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88%的野生动物种群和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护。“省鸟”褐马鸡种群数量达19000只,华北豹种群数量稳居全国首位,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稳步增长。仅2024年就有5种新记录野生植物、4种新记录野生动物。
  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让生态红利惠及民生。全省1800万亩干果经济林、647万亩林下经济、11.78万亩花卉产业,构建起多元富民体系。打造111家国家森林康养试点和10条精品旅游线路,让“黄河、长城、太行”的生态之美转化为发展优势。2024年全省林草产值达715.72亿元,“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速超6%,实现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良性循环。
  改革创新是林草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我省率先出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省级实施方案,以省总林长令推动改革成为全国首创;3.17亿亩森林保险参保面积提供3181.58亿元风险保障,赔付2.6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更让生态保护有了坚实后盾。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在国土绿化、资源保护、产业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发力,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山西图景,在三晋大地上徐徐铺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贡献更多林草力量。”省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武耀文表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18期

  • 第2025-08-17期

  • 第2025-08-16期

  • 第2025-08-15期

  • 第2025-08-14期

  • 第2025-08-13期

  • 第2025-08-12期

  • 第2025-08-11期

  • 第2025-08-10期

  • 第2025-08-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