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政治

小巷蜕变的背后

——闻喜县全链条建强社区工作队伍,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闻喜县光明路社区桥鑫桂苑小区的桥西巷,曾是一条坑洼不平、杂草丛生、停车混乱且有护坡落石隐患的“烦心路”。对此,社区创新实施“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共建单位接单”的“三单”模式——居民提出修缮需求,社区梳理解决方案,共建单位闻喜中学接单后动员力量清理护坡杂草垃圾,消除隐患。同时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近3个月入户动员,说服居民同意出资,最终完成道路修缮。
  “快递收发方便多了,停车矛盾也没了,出行方便又安全。”单元长孙俊鹏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经过修缮的桥西巷已经成为一条“幸福路”,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小巷蜕变的背后,是一支素质高、办实事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近年来,闻喜县坚持从“选育管用”全链条精准发力,着力打造政治坚定、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推动城市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拓宽选拔渠道,129名熟悉社区事务、群众基础扎实的本土人才,85名优秀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及专业社会工作者,先后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闻喜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仇张太说,目前,该县17个社区共有社区工作者214名,以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20名社区工作者的配置,超额完成标准要求,为10.7万余名社区常住人口提供坚实服务。
  拓宽渠道“选”,还要精准赋能“育”。聚焦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闻喜县委社会工作部制订差异化培训计划,围绕社区文化建设、居民就业服务、退休职工关心关怀等核心服务领域,通过集中授课、专题研讨、现场观摩、基地实践等方式,每年实现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和社区工作者的全覆盖培训。同时引导和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学历提升、职业资格考试,持续推进持证上岗。
  “县里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信息系统,梳理所有社区工作者及其他专职人员档案,在实现数字化赋能管理的同时,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措施,进一步构建权责利结合、绩奖惩统一的考核管理体系,推进打造规范化培育、晋升体系。”仇张太说。
  “选育管”强起来,为民服务“用”起来。闻喜县推行社区工作者“全岗通”模式,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从“多口受理”到“一窗受理”的转变,多元提升服务效率。在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推行下,214名社区工作者纳入网格管理,其中197名下沉网格担任专职网格员,开展包联服务2000余人次,实现居民“微心愿”280余个,解决烦心事80余件。

刘云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20期

  • 第2025-08-19期

  • 第2025-08-18期

  • 第2025-08-17期

  • 第2025-08-16期

  • 第2025-08-15期

  • 第2025-08-14期

  • 第2025-08-13期

  • 第2025-08-12期

  • 第2025-08-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