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建立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到2025年,在全国打造500个左右的县域商业“领跑县”,建设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贸市场)和农村新型便民商店。
近几年,我国不断加强县域商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改造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983个、乡镇“大集”和商贸中心3941个;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506个、乡镇快递物流站点650个;升级改造89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新增冷库库容96万吨,农产品产销衔接更加紧密,流通更加高效顺畅。
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围绕县域商业提质提速做出诸多安排和要求,包括完善县域商业网络设施和业态,发展农村物流共同配送,推动县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丰富农村消费市场,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水平,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等。
在8月15日商务部召开的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助力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刚介绍,我国县域商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商品种类还不够丰富、物流配送成本偏高等,需要集中力量,再接再厉,逐步解决。李刚表示,在补齐短板弱项方面,商务部重点在“四个进一步”上下功夫。其中一个就是“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探索发展智慧物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支持县域邮政、供销、电商、快递、商贸流通等各类主体市场化合作,开展共同配送服务。
本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