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智慧的思政课教师》一书是郝双才以“如何点亮思政课教师智慧之光”为核心,结合自身多年思政课教学研究成果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经验,聚焦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以当前思政课教学瓶颈为切入点,从理论上和逻辑上为提升教师教学智慧、增强思政课亲和力与实效性提供切实可行的针对性策略。全书内容起承转合、浑然天成,回应一线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实际关切,为思政课教学工作“问诊把脉”“传经送宝”,值得从事思政课教学的研究人员和教师耐心品鉴。
一、善用逻辑思维开展论证,脑中有蓝图
首先,论述框架善用逻辑思维。纵观全书整体框架结构,作者的论述逻辑有章法可循的,主要依循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各要素、各环节等一体化的逻辑脉络,每个章节贯彻“本质内涵(是什么)——重要价值、意义或理论依据(为什么)——应用策略或有效途径(怎么做)”的论证思路,将宏观指导与微观落实相结合,分别论述了思政课的学科性质、课标意识、破题立意、语言转换、教学设计、课程资源、教学模式、课堂生成等主题内容。该书的总体论证框架有序且条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展示了作者深厚且通透的学术功底,有助于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打通思政课教学的任督二脉。
其次,论述教与学相关内容善用逻辑思维。作者主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贯彻线穿珍珠的教学设计理念,实现教学目标、知识、案例、内容等方面的系统化,提出在教学中贯穿明暗三线——即以知识线为明线,方法论和价值观为暗线。此外,作者在多个章节中明确关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切教学重在“授之以渔”,提高学生学习力,培育思政学科核心素养。
二、跳出现象问题紧抓内核,心中有棋谱
第一,“乱花渐欲迷人眼”,唯学理至上。学界内关于思政课教学新理念、新教法、新提法等层出不穷,作者在该书中极为重视对于教学内容的学理剖析,倡导“化繁为简”与“化简为繁”并重、“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共举,唯有“以理贯之,才能以例贯之。”
第二,“柳暗花明又一村”,融教原之道。作者以思政课教学问题为导向,辩证运用丰富的教育教学原理对于自身观点加以佐证、阐发,其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令人印象深刻,有助于提高读者接受度、认知度。
第三,“绝知此事要躬行”,陈实例之理。我们可以在该书的理论阐释中发现大量精品教学课例佐证,作者尤为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善用经典诗词、成语与比喻手法,通俗易懂,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举一反三,“水到渠成”。
三、注重生成留白回归本质,胸中有学生
一方面,在书中作者将叶澜教授的生命自觉理论奉为圭臬,认为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工作实为“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在课堂语言的转换、区间课堂的提出、教学资源的合纵连横、教学设计的线穿珍珠等阐述过程中,均体现作者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另一方面,创新提出“留白”教学设计理念。作者认为适当的教学设计“留白”,给予学生更大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空间。其提出的“区间课堂”教学模式给予了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极大的灵活度,为学生在学科大概念框架下开展合作探究、自主知识建构创造空间、提供议学舒适度,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与精神层面的升华。
作者:太原市志达中学校 王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