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艰苦奋斗精神是一种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乐于奉献的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和动力源泉。培育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代部分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淡薄,在生活上不勤俭节约,在学习上不努力刻苦,甚至有些学生生活奢靡。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原因,研究培育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途径十分重要。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养成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淡薄的原因
从大学生自我认知角度出发,当代大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认识不全面。现如今部分大学生片面地认为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匮乏的条件下才需要勤俭节约,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已经不再需要强调艰苦奋斗精神的弘扬。这种片面的理解,让当今大学校园学生群体出现了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的现象。
家庭教育与家长教育观念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和性格发展有重要影响。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物质条件逐渐优渥。一些家长因为生活条件的进步开始对孩子过度的呵护和溺爱。这会使大学生缺乏承受挫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变得贪图享受。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既要教授学生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然而现在一些高校的课堂教育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不够重视,很多都重“智育”轻“德育”。
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今社会上一些人的奢靡之风是当代部分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浪费现象,这些现象使社会风气变差,导致了部分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淡薄。
二、培育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途径
(一)大学生自身应该努力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在生产力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大学生仍然需要努力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第一,大学生应该热爱劳动,多帮助父母做家务,多参加社会上的公益活动。第二,大学生应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各项能力。第三,大学生要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拒绝浪费。第四,大学生要敢于面对挫折,敢于在艰苦的条件下挑战自己。第五,大学生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拒绝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侵蚀。
(二)家庭要重视对孩子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十分重要。第一,父母要形成合理的教育观念,关怀和照顾孩子的同时不要溺爱,重视对孩子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第二,父母要言传身教,给孩子多讲一些有关艰苦奋斗精神的故事,指导孩子多做一些家务活,以实际行动让孩子意识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让孩子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第三,家长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榜样的力量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学校要重视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养成教育
大学教育既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第一,学校要积极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宣传栏进行宣传,还可以组织论文比赛、演讲比赛、微电影拍摄、网页制作大赛等活动。第二,学校要组织以艰苦奋斗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用实践来培育学生们的意识。第三,在课堂教育上将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融入到教师的授课内容之中,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第四,学校要制定规章制度,以此减少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正确的举动。第五,要树立榜样,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四)社会要形成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
人具有社会属性,社会环境会对人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第一,社会舆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要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应该不断加强社会舆论的宣传、引导力度,使大学生自觉抵制那些错误和不良思想。第二,要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组织有关艰苦奋斗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定期去革命老区、博物馆、纪念馆参观,观看电影,举行主题征文比赛或者演讲比赛。第三,进行网络宣传教育。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督与引导,让网络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雷承富,张云霞.培养大学生奋斗精神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06):35-36.
[2]黄核成,吴敏筱.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3(06):45-48+53.
[3]刘绍云,陈方芳.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式微及其消解之道[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18(03):91-93.(作者: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韩钟毅 李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