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员干部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鼓足干劲,勇毅前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一、深刻领悟“三个务必”的时代意蕴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进行着理论与实践的创新,面对当前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自身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因此,深刻理解“三个务必”思想的时代内涵,对于在新的赶考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自从党成立以来就一直始终坚持的行动指引,也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彰显。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的价值理念,自觉接受人民的批评和监督,永远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学习,尤其是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从而补足精神之“钙”。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指出:“全党同志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毛泽东给出了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不懈努力,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两个答案”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总结探索出的两条成功秘诀和制胜法宝。新征程,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牢记宗旨,保持本色,需要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政治品格和优良作风,始终与人民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峥嵘岁月历程,就是敢于斗争、顽强拼搏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一路经历战争的洗礼,忧患意识已深深融入血脉之中。新征程上,我们更应持续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志品质,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时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二、牢记“三个务必”谱写壮丽华章
(一)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明确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牢记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把人民作为党执政的力量之源。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今天,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坚守共产党员安身立命的根本,铸就信仰之魂、挺立信念脊梁,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二)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3]无论时代和条件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人都不能忘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总之,坚持“三个务必”可有效破解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可确保共产党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历史任务,更为全面深化改革、顺利完成各项目标提供原则和思想利器。开启新征程,全党同志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使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成功惠及全体人民。
(三)发扬善于斗争精神
当前,世界格局发生深刻调整,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党情、世情、国情也发生着深刻变化。今天,全国各族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潮流中磨砺意志、成就伟业。
(四)汇聚团结奋斗伟力
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是中华儿女在奋斗中锤炼而成的精神品质。新起点,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一定能凝结成钢铁般的革命意志,也一定能书写“人心齐,泰山移”的壮美篇章。
三、结束语
中国共产党在建设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过程中,坚持“三个务必”思想,对于“如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重要历史启示。自觉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筑牢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思想根基,确保党内集中教育活动走深走实。总之,坚持“三个务必”思想,以党内集中教育为契机,坚持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建立党内集中教育常态化机制,是党永葆“青春”的核心密码。
参考文献:
[1]邓亦林,刘金林.“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46-55.
[2]习近平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J].支部建设,2022(31):7-9.
[3]郑凤娇.伟大建党精神:生成机理、本质特征与价值意蕴[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3(1):19-23+109.
作者: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美晴 路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