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理论交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探索

  摘要:文章通过教育理念、教学技术、教学体系三个维度的创新实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培养其积极自主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高校教育;思想政治;创新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学生群体基本的道德认知、思维方式、综合素养的提升。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力度,将有效建构新型思政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素养。

一、更新教育理念

  高校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头羊,需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自身着手革新教育理念,将生本化育人、全面教育、信息化教育、生活化教育等教学理念充分融入到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1]。高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将实用性、创造性等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以学生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并且更具时代性特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此外,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将自己置于学习辅助者、活动引导者、设计指导者的角色,避免在思政教学中因以教师为中心而造成学生缺乏课堂参与性、主动性,将思政学习当作一种被动的学习任务去完成等。教师要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形成开放、自由、高效、综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展开教学

  教师应利用新媒体技术展开教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2]。在信息科技、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高校教师要合理应用新媒体技术展开思想政治教学,在沿袭传统实体化教学模式的同时,充分拓展新媒体教学空间,将各种短视频App、互联网教育平台等转化为自己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空间,抓住多媒体对于学生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让学生在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和搜集资料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更合理地利用课余的时间主动地关注健康向上的社会事件,主动地传播优秀的思想文化。
  教师还可以自制短视频,在短视频里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以简短精练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相应的思想政治知识,并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为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创建自己的思政自媒体学习账号,鼓励每名学生都成为这个账号的管理人。账号每天发布的内容由学生轮流创作,教师则根据教学重点每周发布一篇总结性的思想政治学习类文章。师生共同合作的模式,有利于形成和谐、有趣的教学氛围。

三、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氛围

  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高校实现文化育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助力。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校训、杰出人物等,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校训内容和杰出人物背后的精神积淀和文化内核,提取其中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元素,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开展校园创意设计活动、墙体彩绘活动、社团建设活动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各种文化类社团增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通过文艺展演、社团风采展示、创意手工活动、摄影及征文比赛、社团大讲堂等活动,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四、结束语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对于学生个人核心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高校应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思政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化传播能力、思政实践能力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将在极大程度上增强高校育人效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江筱曦,吕云婷.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2(11):120-122.
  [2]严洁,姜羡萍.新媒体视域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0):72-74.

作者: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安建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8-31期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4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17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0期

  • 第2023-08-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