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生活关注

比窦娥还冤的豆制品

  李大爷有20多年的糖尿病病史,平时血糖控制还算稳定,可近来出现视物模糊、小便泡沫增多的情况,于是去医院就诊,化验结果提示尿蛋白1+,隔日再次复查,仍提示异常,医生告知可能是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并告知饮食上不能吃豆制品。
  据统计,在我国像李大爷一样罹患糖尿病的患者约有1亿多人,后期又有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肾病并发症,也就是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是糖尿病肾病患者重要的临床病情监测指标。
  曾几何时,出现了肾病患者禁食豆制品的说法,医生看到化验结果中只要有尿蛋白,即告知患者要优质低蛋白饮食,不能吃豆制品,食用豆制品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友们”谈“豆”色变。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肾友们”到底能不能吃豆制品?

一、为什么要低蛋白饮食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10%-15%。而面对尿液蛋白异常的肾友们,医生常常告知要控制蛋白摄入,大量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
  蛋白质进入体内后会分解为肌酐、尿酸、尿素等代谢废物,这些物质大都经肾脏排出。慢性肾病患者,肾脏排泄能力有所降低,如果大量摄入蛋白质,代谢废物在体内就会明显增多,进而加重肾脏负担。进行低蛋白饮食后,肌酐、尿素氮等代谢废物的产生明显减少,肾功能下降速度显著变慢。
  很多研究证实了蛋白质负荷的肾脏效应和与蛋白质摄入相关的高滤过反应是对肾脏的有害影响。因此,减少蛋白质摄入一方面能减少毒素蓄积,另一方面能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减少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低蛋白饮食是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的重要手段,因此临床上低蛋白饮食的执行,蛋白质摄入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从出现蛋白尿起即应减少饮食蛋白,推荐蛋白摄入量0.8g/(kg.d),当肾小球滤过率GFR 开始下降,即应实施低蛋白饮食,推荐蛋白摄入量0.6g/(kg.d),并可同时补充酮酸。但是过度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会导致营养不良,一方面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另一方面人体代谢又需要蛋白质,为了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那就要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提高食物中蛋白质的质量,即摄取优质蛋白。

二、什么是优质蛋白

  优质蛋白,高生物价蛋白质,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利用率高,各种氨基酸的比例符合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的比例。这类食物有家禽、鱼、蛋清、奶等;另一类为低生物价蛋白质,又称非优质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较少,如米、面、水果、蔬菜中的植物蛋白质。
  传统观念认为,肾脏疾病尤其是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饮食应以肉、蛋、奶等动物蛋白为主。因植物蛋白非必需氨基酸含量较多,而肾功能不全患者血中非必需氨基酸水平偏高,故认为摄入植物蛋白将进一步造成氨基酸代谢紊乱和血中氮质潴留,加重肾脏负担,使血液肌酐、尿素氮增高。动物蛋白中含必需氨基酸较多,且生物利用度高,推荐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广泛应用。
  近年来,实验室研究显示大豆蛋白具有和动物蛋白一样的氨基酸种类,生物利用度高,属于优质蛋白,且临床和动物实验均未显示肾病患者食用豆制品后会加重肾脏损害。相反,部分研究证实,大豆蛋白饮食可能保护肾功能并减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三、大豆蛋白属于优质蛋白

  大豆的蛋白质虽然属于植物蛋白,但和谷类食物比较,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以及必需氨基酸。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达35%-40%,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且赖氨酸含量较多,氨基酸模式较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属于优质蛋白质。
  我国大豆制品种类繁多,包括非发酵豆制品(豆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腐竹、豆腐丝)和发酵豆制品(豆豉、豆瓣酱、腐乳),不过豆豉、腐乳等发酵豆制品因为含钠量过高,要注意控制食用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天摄入155g的大豆或等量的豆制品,25克大豆相当于72.5克北豆腐、140克南豆腐、365克豆浆、55克豆腐干。
  但要注意的是,豆制品种类很多,黄豆、黑豆和青豆及其豆制品属于优质蛋白。而绿豆、红豆、豌豆、蚕豆、芸豆属于淀粉豆,营养价值等同于普通粮食,“肾友们”选择时一定要注意。

四、“肾友”食用豆制品的好处

  增加大豆摄入对促进平衡膳食,改善健康状况有着积极的意义。与动物蛋白相比,大豆不仅富含优质的必需氨基酸,还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成分,对肾脏病的作用是多方位的。
  大豆脂肪不含胆固醇,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磷脂是类脂乳化剂,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并能清除部分血管沉积物,改善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供氧循环,改善心肌供氧;磷脂也是合成维生素D、载脂蛋白不可缺少的原料。大豆低聚糖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繁殖,改善肠道内菌群结构。大豆皂苷具有抗氧化、降低过氧化脂质、抑制血小板聚集,并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大豆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对于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效果。大豆异黄酮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有降低胆固醇、抗增生、抗氧化等作用,食用富含植物雌激素的植物蛋白能明显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研究表明,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还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五、“肾友”患者每日食谱

  像文中开头的李大爷一样,如果确诊糖尿病肾病,每日饮食该如何选择?普通人蛋白质每日推荐摄入量约1.0g/(kg.d);肾功能正常的肾友0.8-1.0g/(kg.d);肾功能不全:0.6-0.8g/(kg.d),其中优质蛋白占50%以上。以一个标准体重60kg、蛋白质摄入0.8g/(kg.d)的肾病患者为例,每天蛋白质总摄入量为48g,其中优质蛋白为24g以上。那么他全天可以这样吃:一杯牛奶+1两肉+ 一斤蔬菜+1个水果+2两豆腐+1个鸡蛋+1两普通主食+3两低蛋白主食,蛋白质共42g,仍在蛋白质摄入推荐范围内。像肉蛋奶豆腐这类都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一天大概可以吃1-2两肉,如果你今天想少吃点肉,完全可以按照蛋白质要求等量替换成豆腐;如果对牛奶乳糖不耐受,可以替换成豆浆。
  综上所述,豆制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植物性蛋白质食物,具有很高的生物学价值,是动物蛋白质的有效替代品。平时“肾友”适量用豆制品来代替部分肉食,不仅不会造成肾脏负担,且常吃对身体健康和肾脏健康有不少益处。(作者:山西省中医院内分泌科 王悦尧)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4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8-31期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4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17期

  • 第2023-08-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