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一个病症。全球约有71%的25岁以下女性有过痛经经历,其中约20%因痛经缺过课,超过40%因痛经影响过课堂表现和注意力。由此看来,对不少女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困扰。秋季来临,天气渐凉,痛经的发作有所增加,痛经患者如何预防和调理痛经呢?
1.痛经的病因
痛经是指女性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它不适,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祖国医学认为秋季痛经多与秋凉、饮冷有关。秋凉为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女性朋友不能及时添加衣物,出现外感风寒,出现“受凉”的症状。饮冷是导致痛经的主要原因之一。秋后吃西瓜,贪恋冷饮,过量吃梨等等,一定程度上会诱发痛经。
刘玉祁等曾调查过163名患有原发性痛经的女大学生,发现78.53%的患者因食用冰冷饮或以冷水洗衣服引起或加重痛经。
现代医学则认为痛经可能与经血排出不畅有关。经血排出不畅则会导致子宫加强收缩以“挤出”经血,从而引起或加重痛经。而子宫颈管狭窄不通畅也是导致月经排出不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秋季如何治疗痛经
对于秋凉、饮冷导致的痛经,中医认为:多因寒主收引,血脉受阻,不通则痛,而发病。故在治疗上温经、活血立法治疗。
3.秋季如何预防痛经
了解了秋季痛经的多发缘由,在日常起居中就可以针对性预防和调理痛经。(1)天凉时,及时添加衣物,注意防风保暖。避免“感受秋凉”,诱发痛经。除此之外,热水泡脚、入秋不穿凉鞋都是暖脚的好习惯。脚上有很多穴位,如足三阳经,通过经络与肝、脾、肾等联系密切,受风、着凉都会影响这些脏器的正常工作。另外,适量喝姜糖茶、中药热奄包也是防治痛经的好方法。(2)注意饮食。少喝冷饮,少吃雪糕、冰激凌等。少吃梨等寒凉水果。经期尤要禁忌。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多样化,不可偏食,应经常食用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如洋葱、香菜等。(3)松弛有度,劳逸结合。调整好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增强体质,缓解工作压力,保持心情舒畅。经期可照常工作与劳动,但要禁止剧烈运动,避免接触寒凉物品等,以免发生经血过多或闭止不潮,致气血损耗或气血运行不畅,使痛经反复发作。(4)如果遇到痛经加重,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妇科就诊,查明原因,排除异位妊娠、子宫腺肌病等疾病,对症治疗,也可以采用中医辨病辩证施治。(作者: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霞 闫成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