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1版:理论探索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意义

  摘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是中央根据现阶段的发展变化提出的最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更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体现。
  关键词:高质量充分就业;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
  经过多年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内涵逐渐清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详细内涵进行了深刻阐述。就业是民生之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民生保障基础,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尤其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一、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新发展阶段,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中,扩大内需是关键。然而,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人们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都不是很乐观,故而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保持人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方可提振和促进消费,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关于保持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可以着力的方向有很多,但对于普通大众,尤其是绝大部分的中等收入、低收入群体来说,就业带来的劳动性收入则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保证就业稳定、提高就业质量是增加他们消费意愿、增强他们消费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高质量充分就业可以促进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进而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激活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同时,除收入外,市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是影响消费、制约内需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投入,以充分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加大创新,人是关键,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在社会形成创新合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阶段。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党提出的重要阶段性目标之一,这就意味着我们仍然需要长期坚持致力于创造社会财富,拉动经济增长和完善收入分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因此,我们需要不断鼓励勤劳致富,充分利用好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只有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才能解决当下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问题,实现有效率的社会分工,不断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做大共同富裕的蛋糕。同样,只有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才能激活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及拥有的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活力,使其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获得更大收益,人民群众才能有稳定的可预期性收入。同时,只有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才能保证劳动者享有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更好防范各类风险,有效应对各类影响收入差距的就业性问题,有效缩小群体性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选择

  我们党长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当前我们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百姓的民生追求也从“有没有”开始转向“好不好”,可以说我们的民生建设进入了质量提升阶段。民生的具体领域有很多,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等,有的是群众基本性需求,有的是发展性需求,在这诸多民生重点工作中,就业是基础,是最基本的民生,它直接决定了其他民生问题。然而,当前的就业质量部分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如就业歧视、拖欠工资、超时加班等问题,不同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也参差不齐,这些就业问题直接影响着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在民生建设的质量提升阶段,高质量充分就业成为民生建设的必然选择。只有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才能让更多的人通过劳动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才能给人带来更满意的收入和社会保障,也能让人们有能力选择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更优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可以说,高质量充分就业既解决了“有没有”问题,更解决了“好不好”问题,直接决定了高品质生活、高品质民生,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主要依托。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受人口老龄化、产业转型升级、国际贸易竞争等多重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还有很多,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如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夯实就业基础,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实际问题。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鼓励创新创业,扩大就业容量,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健全服务保障体系,保证就业质量,全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夯实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基础。

作者:中共晋城市委党校 窦红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07期

  • 第2023-11-02期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26期

  • 第2023-10-24期

  • 第2023-10-19期

  • 第2023-10-17期

  • 第2023-10-12期

  • 第2023-10-10期

  • 第2023-09-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