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儒家思想在我国文化教育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随着国学潮的兴起,儒家思想中所蕴含的教育原则愈发被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老师所关注,他们不仅从中汲取优秀的育人理念并将其应用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而且通过对其深层次的探究来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与专业素养。
关键词:儒家思想;教育理念;思想政治课;启迪
一、儒家思想中蕴含的重要教育理念
(一)有教无类。“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有教无类”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予每位学生公平公正、尊重爱护。无论是对待学习较好的学生还是学习略有不足的学生,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并且在此基础上多关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从而促进班集体共同成长。
(二)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因材施教”是指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要坚持以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不可以偏概全,要着力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
(三)乐在其中。“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平淡普通的教育生活正是因为有了热爱和理想,才愿意为之奋斗终身。
(四)诲人不倦。“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孔子这种“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对当代思想政治教师来说具有榜样示范意义。思想政治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主体,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教师更应该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努力达到勤奋敬业、诲人不倦的要求。
二、儒家优秀教育理念的学习对思政课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成长。现代教育不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更加强调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与儒家思想中强调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这一教育目的不谋而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引用儒家思想中的名言警句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二)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儒家学派中“学而不厌”的教育思想正是当代终身学习理念的根源,它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更是作为教师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想适应时代的进步和教育行业的转型必然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教学能力,并以此来达到社会对教师的认可。
(三)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儒家思想中的德育理念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一方面,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激励教师追求更高层次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借鉴儒家思想中优秀的教育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在两者的双向互动交流中能够有效地实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目标。
三、儒家思想中的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课的启迪
(一)注重因材施教,倡导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是儒家学派中最为经典的教育方法之一。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学生的接受度和受教育水平被放在同一水平线上对待,其个体差异性被忽略,最终导致学生的接受度低,教育效果差。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和理解每个学生所独有的特质。例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又或者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二)提高教师素养,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当今社会各界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思想政治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辩证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首先,思想政治教师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其次,思想政治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只有教师自己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才能用自己的高尚品格引导学生。
(三)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思想政治教师首先应该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讲授知识时多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明是非、辨真理。其次,教师应该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下影响学生,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文化墙、手抄报等宣传媒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思想政治课属于隐性教育,它对人们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而儒家思想中所蕴含的优秀教育理念为现代思想政治课的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我们要立足于新时代需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主动学习其中的思想精髓,不断挖掘更多优秀的教育理念,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谷照亮.个性化学习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7.
[2]顾俊丽.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22.
作者: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