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5版:百家争鸣

当前我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境及策略探讨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搞得好,就会为乡村振兴扫清障碍。本文在研究相关文献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村人口流失、普遍素质偏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不科学及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根据上述问题提出的解决途径有:一是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二是科学运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思想道德素质;乡村振兴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工具。在推进农村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政治引领、精神建设和行动领导的作用,从而协调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保护农民的实际利益,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而且要为促进农村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发挥积极作用,切实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

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党在农村工作的生命线,对于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广大农民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的基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农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境

  (一)农村人口流失,农民普遍素质不高。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时刻把握农村形势。当前我国农村外出打工情况非常普遍,农村人口流失严重,以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居多。同时,农民普遍素质偏低,大多数都没接受过长期正规的教育,有一些人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固步自封,不愿意接受先进的思想观念。这就会使得他们不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搁浅。
  (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不科学,效果不好。当前部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进行理论灌输,而不进行实践锻炼,这同样也会降低工作的效果。我们不可否定理论宣传的强大作用,因为先进的思想不可能在农民大众中自发形成,而必须要通过宣传教育。但是也必须认识到,宣传并不是目的,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农民大众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其为农村建设发挥作用,从而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复兴作出贡献。而大部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采用一种方法去开展,这就将各种方法独立成个体,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优势,发挥最大合力。
  (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设施薄弱。在当前中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不好等问题。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场所设施老旧,许多多媒体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网络不顺畅甚至断网断流,导致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同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地数量有限,许多村庄都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所,大多都在村委会、居委会的办公室进行,教育空间十分有限,教育影响的增值力不强。

三、完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

  (一)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蓬勃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我们要持续不断地对广大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广泛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给予农民大众丰富的精神养料,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他们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来规范自身行为,从而积极投身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
  (二)科学有效运用思政教育方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有效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到,思政教育的方法是为了达到目的,方法是为目的而服务的,所以方法的运用不能有违于目的。其次,我们应该将方法体现在具体的活动中,大胆的让实践去检验我们的方法,从而不断改进方法。再次,我们要在统筹分析农村思政教育的现状以及农民的精神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实现最优化组合,形成方法合力。
  (三)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项文化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基层组织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坚守文化阵地,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和全面布局。
  第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政府部门要意识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各级部门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监督。要严格把控质量,不让任何一个劣质产品流入农村建设中,形成合理的监督体系,做到不偏不私,不利用职务之便谋私利,一切以满足农民的精神世界发展需求为中心。第三,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坚守农村文化阵地。要动员广泛的力量参与到文化服务机构的建设中,结合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联合打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赵丽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2021(04):62-64.
  [2]行龙,梁锐.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乡村社会治理(1951—1966)——以农村基层政治工作干部实践为分析主线[J].河北学刊,2021,41(03):37-44.

作者: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 邓华庆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12期

  • 第2023-12-07期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1-30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3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16期

  • 第2023-11-14期

  • 第2023-11-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