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二十天,我们就将迎来龙年春节,老百姓已逐渐将赶大集、置办年货都提上日程,在灵石人看来,赶集不仅仅是为了购买年货,更是为了感受一份传统新年的年味儿。
1月20日,农历腊月初十早上8时,记者来到位于灵石县沙峪村的集市,刚进入集市口就被浓浓的烟火气和红红火火的年味给吸引住了。“脆甜的苹果、家养的猪肉、散养的土鸡、好吃的红薯粉……”一声声叫卖声在嘈杂的集市中显得格外响亮,商贩们用吆喝声驱散了冬日的严寒。
集市上,红红的山楂裹着糖,一眼看过去就能感受到糖葫芦渗出的酸酸甜甜的滋味,循着“糖葫芦”的叫卖声,孩子们拉着大人的手急匆匆地寻觅着。除了糖葫芦,集市上最受欢迎,也最具烟火气的莫过于热气腾腾的各种小吃了。男女老少围坐一起,看着粉条儿抱成一团,在特制的汤汁里打个滚,放上几片绿油油的菜叶和几粒花生米,一碗热气腾腾的酸辣粉就上桌了。还有冒着热气的玉米棒、烤肉串、臭豆腐等小吃,远远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集市上,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商贩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龙。相约赶集的七大姑八大姨聚在一起,谈论着为过年准备的合碗子、花馍和新衣裳。猪牛羊肉摊位上,商贩们麻利地挥舞着菜刀,一块块新鲜的肉很快就摆在了案板上,顾客随意挑选,主打一个“购物自由”。各种吆喝声、叫卖声和孩童嬉闹声,此起彼伏,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年味满满、喜庆祥和的赶集图。
集市上,琳琅满目的物品让人眼花缭乱,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红红火火的春联和福字了,除了这些春节元素的商品外,还有糖果、水果和干果等,服装鞋帽、锅碗瓢盆这些日常生活用品也是应有尽有。
来赶集的市民温大爷对记者说:“集市上的东西全,价钱也适合咱们老百姓,特别是腊月初八的这个大集,年货更多。出门前老伴就给我列了清单,今天我要在这里把东西置办齐全喽!”温大爷说完便离开人群,到下一个摊点了。
衣锦还乡不如年货满筺,记者在现场看到,购买最多的还是瓜果蔬菜和肉类,熙熙攘攘的人群把集市的道路围得水泄不通,商贩们忙得不亦乐乎,为了找个好摊位,很多人天不亮就来了,一些住在附近的商贩提前一天就来抢占好位置。
据沙峪村委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为给市民营造更好的赶集氛围,沙峪村委会将300多个摊位划分为两大块,一块集中在村内的双向车道两旁,主要是固定、大型摊位,另一块集中在村内的便民市场,主要是流动、小型摊位。为给商家和市民提供安全的购物环境,村委会还派驻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巡逻。
据了解,每逢农历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腊月初八,县城内都有集市,一年四次,每次为期七天,本次集市位于沙峪村,腊月初八开市以来,吸引了来自各地的200余户商家进驻。
采访中,不少前来赶集的市民表示,来赶集有时不是为了买东西,就是想感受一下这个氛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什么随时都能买到,现在的集市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交易市场,更多的是一种乡土文化和回忆。
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