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槽头肉梅菜扣肉预制菜乱象,让预制菜这一话题又一次被广泛热议。日前,记者走访省城部分超市,对预制菜这一行业进行了了解。
风口浪尖上的预制菜
销量下滑
4月1日,记者在太原市尖草坪区一家美特好超市看到,蒸小酥肉、红烧狮子头、豆腐鸭血锅、黄焖排骨、脱骨牛排等各式各样的预制菜被整齐摆放在货柜中,但消费者却很少有驻足选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从3·15晚会曝光了问题预制菜后,前来购买预制菜的消费者确实少了很多,大家主要还是不放心,怕吃到有问题的。”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预制菜销量下降还有一个原因是度过了销售旺季,1—2月份,因为过年的原因家家户户备年货、准备年夜饭,预制菜的销量自然是比现阶段要高很多。
记者采访了前来购物的部分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看法,发现中老年群体对于预制菜不太“感冒”。“我没有吃过预制菜,也不会给家人买预制菜,感觉还是自己做的更健康,预制菜保质期那么久,就怕添加了防腐剂,也怕菜本身不新鲜。”60岁的杨大娘说。而一些年轻人则“看的很开”。“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生活节奏这么快,没有时间做饭,又不能总点外卖,所以预制菜会是我的一个选择,选购的时候我会选大品牌的和不是特别‘便宜’的,一斤肉得多少钱啊?太便宜的预制菜可想而知他的原材料是什么样的。”消费者赵先生说。
在美特好超市,记者也看到多个品牌的预制菜,据了解,这是该超市在2021年开始推出的一系列适合山西人口味的本地预制菜。销量还比较可观。
新规明确预制菜
不得添加防腐剂
预制菜如何才能让人吃得更放心呢?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21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记者看到,该《通知》明确了很多内容,也针对消费者的一些顾虑给出了明确答复。例如,杨大娘所担心的预制菜中添加防腐剂的问题,通知明确,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严把原料质量关,依法查验食用农产品原料的承诺达标合格证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此外,预制菜是否只存在于超市或者电商平台呢?答案是否定的,记者了解到,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有85%以上的预制菜产品销售至B端(企业用户,如连锁餐厅、菜品批发市场、乡厨、酒店),也就是说年轻人喜欢吃的外卖,或者一些餐厅也有可能使用预制菜产品。对此,《通知》中也提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许多人去饭店就餐就是想尝尝大厨的手艺,如果是预制菜的话那消费意向肯定会不同,所以我认为这样的规定非常有必要,消费者应该明确所享用的是现做的菜还是预制菜,了解清楚之后再进行选择。”赵先生说。
预制菜行业需更规范
让消费者更放心
春暖花开迎客来,4月初,餐饮业恢复活力,迎来不少客流高峰,预制菜同样有着很大规模。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据业内统计,目前我国预制菜加工企业超过7万家,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预计到2026年有望超过10720亿元,成为“下一个万亿级餐饮市场”。
“并不能因为个别‘问题预制菜’就对整个预制菜行业不抱希望,至少对于我来说,逢年过节、朋友聚会我还是会选择预制菜,我们外出就餐也可能遇到预制菜,所以该行业应该更规范健康发展。”赵先生说。
记者还了解到,不少县域、市域或省级产业园区着手打造“家乡味道”的预制菜,形成了地方特色品牌。例如我省的美特好集团,就推出了有本土特色的老太原蒸带鱼、老太原红烧肉、四喜丸子等产品,被称为老太原八大碗系列,颇受消费者青睐。
采访中,不少消费者期待,今后能够享用到更美味、更健康、更有保障的预制菜产品。
本报记者余嫱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