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理论天地

新主流影视作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表达

  

邹云梅

  摘要:随着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新主流影视作品得到了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收视率持续走高,反映出新主流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重要精神陪伴。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受众。新主流影视作品创作者应以人民的精神需求为创作导向,坚持人民性的表达,创作出符合人民群众需要和提升人民精神文化水平的高质量影视作品。本文主要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新主流影视作品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表达,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新主流影视作品;人民性;指引性

一、新主流影视作品坚持人民性的必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1]。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应以人民性为基调。1987年,“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在全国故事片厂厂长会议上被提出来,“主旋律电影”由此诞生。“主旋律电影”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影视产业快速发展,“主旋律电影”也逐渐走向多元化。
  新主流影视作品以生活中的普通人的普遍实践奋斗视角描述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进程,既能体现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贴近人民、具有故事性,实现了高度的辩证统一。影视作品创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了许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作品。例如,2021年的《山海情》以扶贫为题材,呈现淳朴的民风民情,剧中人物面临诸多困难与艰辛,但仍然保持努力奋斗的人生姿态,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共鸣。该剧体现的20世纪90年代个人、家庭、群体的变化,既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也是中国万千家庭的真实写照,用人民生活书写人民故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立场,意味着新主流影视作品的创作定位要以人民作为表现对象。

二、新主流影视作品坚持人民性的创作方向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此,新主流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观赏性和文化性,更要坚持人民性,注重马克思主义人民性与时代性的交融,新主流影视作品不能脱离时代、脱离人民。
  近年来,许多优秀的新主流影视作品都表达出了时代性和人民性的主旨,如《人民的名义》结合时代反腐斗争的现状唱响主旋律,引发许多有关反贪的讨论。2018年的《大江大河》通过三个小青年反映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嬗变,以小见大,既描绘了小人物的奋斗故事,也体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2019年是新主流影视作品大丰收的一年,《我和我的祖国》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平凡人物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烈火英雄》《中国机长》将镜头投向贴近日常生活的消防人员、航空危机自救领域;《流浪地球》则是将目光投向全人类的未来,引发人们关注生态领域的大片。2020年,《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都是以家乡和农村为题材的作品,以令人捧腹却又引人深思的喜剧故事充分反映了人与人、人和家乡之间不可分割的深切情感,引起大家的共鸣。2021年的《守岛人》和《中国医生》以纪录片的形式让普通人能够被电影和时代所记录,记录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2022年的《大山的女儿》《平凡英雄》《人世间》《幸福到万家》《奇迹·笨小孩》,镜头对准日常生活中的工作者和城市建设者,通过人们与时代的共情将故事推向高潮。2023年《八角笼中》聚焦贫困山区无人照料的留守儿童,使人们将视线转向贫困地区儿童的成长问题,充满人文关怀;《父辈的荣耀》以家庭平民化的视角书写时代变迁、人民的力量,充分展现了人民性。在2023年北京文化论坛“以文化人:文艺价值与社会生活”平行论坛上,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黄建新发表演讲时提到,“电影作为弘扬文化、传递价值的重要大众艺术媒介,应致力于创作人民喜欢的影片”“同时,电影镜头还需对准人民,特别是对准普通人,表现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生命魅力”。新主流影视作品创作者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创造出以人民性为主线、以价值观为引领,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秀影视作品。

三、新主流影视作品的人民性指引

  新主流影视作品作为价值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承担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应在各类影视题材交融中进一步提高新主流影视作品的文化价值,做到正确的价值引领。新主流影视作品的创作主体、内容和形式都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影视创作者应将人民性和价值观作为新主流影视作品的切入点,使作品具备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传播好时代声音,创作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节选)[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4):1-3.
  [2]黄钟军.新主流电影“人民性”的表述延伸与审美更新[J].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4-30期

  • 第2024-04-25期

  • 第2024-04-23期

  • 第2024-04-18期

  • 第2024-04-16期

  • 第2024-04-11期

  • 第2024-04-09期

  • 第2024-04-02期

  • 第2024-03-28期

  • 第2024-03-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