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理论天地

做好新时代菌草技术国际化推广

  

宁满秀1 张皓乙2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对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菌草技术援助”项目是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0多年前,习近平在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接待了来访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省长拉法纳玛,正式开启了菌草技术援外之路的第一站。目前,我国已在日本、南非、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菌草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培训中心和产业发展基地;以菌草技术为纽带,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信守诺、互利共赢”的原则,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效应,为创新合作模式、促进全球发展贡献力量。
  在多年的菌草技术国际合作实践中,中国经过深入探索与总结,提炼出菌草技术对外援助的“五化”原则,即技术本土化、人员组织化、方法简便化、生产标准化、产业系统化,并提出项目实施要注重与当地自然条件相结合、与当地群众相结合、与当地政府相结合、与当地需求相结合的“四结合”原则,逐渐形成“示范基地+合作社/农户”“政府+企业+农户”的国际化推广模式,成功解决了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农业项目时普遍面临的“进村入户难”“发展不可持续”这两大难题,菌草技术国际化在多年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做好新时代菌草技术国际化推广还面临着项目国际化局部对接不畅、不可控风险大、非技术类障碍多和推广方式单一等问题。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为深化菌草技术国际化推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要创新中国农业多边对外援助的治理结构与机制。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十个坚持”为核心要义,基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信守诺、互利共赢”的对外援助基本原则,探索多边对外援助治理新机制;做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加强国际减贫合作;以“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为抓手,通过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非合作论坛等平台,深化区域合作,共建命运共同体,为菌草技术推广提供更广阔的国际平台。
  二要以菌草技术援助项目推动国际减贫事业发展。要总结梳理好中国菌草技术援外实践、机制与成就,全方位展示菌草技术援外事迹,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减贫经验做法。要凝练中国菌草技术援助参与全球治理的价值理念,从理论角度阐述好以菌草技术援助为背景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理念和发展道路的优势;向国际社会提供以菌草技术为代表的反贫困治理经验,为贫困地区在减贫、促进就业、消除饥饿、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提供中国方案,共同应对全球公共挑战,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三要逐步构建以菌草技术为主体的国际推广话语体系。借助孔子学院、华人社团等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多视角地向国际社会讲述菌草技术援助故事和以菌草故事为载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逐步构建以菌草技术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反贫困治理的国际推广话语体系;增强菌草技术的国际社会影响力和当地群众、组织、政府等对菌草技术和反贫困治理经验的认可,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做好新时代菌草技术的国际化推广。
  四要探索国际科技特派员制度。以菌草技术援助等项目为依托,建立国际科技特派员选派制度,探索国际科技特派员的联合培养、共同管理和激励扶持的工作机制,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先进技术、奉献精神的农业科技人才援助队伍,为推广菌草等农业技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支撑。
  基金项目:本文是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推进生态省建设的福建探索与经验研究”(编号:FJ2022XZB06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1.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4-30期

  • 第2024-04-25期

  • 第2024-04-23期

  • 第2024-04-18期

  • 第2024-04-16期

  • 第2024-04-11期

  • 第2024-04-09期

  • 第2024-04-02期

  • 第2024-03-28期

  • 第2024-03-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